[實用新型]發光風箏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51113.2 | 申請日: | 2015-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954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左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左曙光 |
| 主分類號: | A63H27/08 | 分類號: | A63H27/08;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健 |
| 地址: | 516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 風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育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發光風箏。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但要認真研究起來,記述中國風箏的詳細資料卻不多,而專述中國風箏具體技藝的資料就更少。中國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志”是一個記述中國風箏技藝的專著,但至今不只還見不到此書的全文,就連此說是否屬實,曹氏是否確有廢藝齋集稿這套著作,也還缺少足夠的旁證材料,學術界還在爭論之中,沒有結論。從主觀愿望上講,我們很希望曹氏或其他先人能為后代留下一本有關中國風箏技藝的寶貴資料,供今人繼承和發展。但希望不能代替事實,我們只能等待著這方面新的發現。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流傳的譜式了。如傳說宋徽宗的“宣和風箏譜”是較早的一本,但至今乃未見到。其他就是各風箏世家或風箏玩家個人收集的譜式了,今天還能找到一些。中國雖然這些譜式各有局限,但畢竟是可貴的資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金鐵庵著的“風箏譜”一書較有價值,不足之處是沒有圖,這也許是由于當時印刷出版條件和資金的限制有圖而未印出來。中國除“譜”外還有一種可貴的實物資料——“條”,即制作某種風箏骨架所用的標準竹條,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產風箏的世家中代代相傳的,如北京“風箏哈”家就有一捆流傳幾代的“條”。這就補充了“譜”上只有畫面,沒有骨架或只有骨架而沒有具體竹條尺寸和粗細變化的不足,使風箏技藝的流傳更加完整。在文字、圖畫和實物之外,中國民間工藝的技藝傳授主要靠“口傳心授”,這就是在民間藝人中使用的“訣”。這是為了好教好記和保密所用的“歌訣”或“切口”。由于藝人的文化水平所限,這些歌訣或切口往往有音無字、或有字無形,在流傳中丟失、修改、訛誤很多。中國對風箏技藝的討論主要是以上述流傳下來的。有限的文化遺產做為歷史背景的參考,以現存的傳統中國風箏為根據,用科學的工藝技術和飛行力學原理進行分析,希望它能為今后中國風箏技藝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一點參考。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有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如“扎”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風箏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現有的風箏依然具有整體結構較差,即飛入高空時,容易被強風的沖擊導致整體結構變形。此外,現有的風箏還具有功能較單一,如,在野外環境較黑暗時,放的風箏較難讓人看到。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整體結構較牢靠、整體重量較小、具有發光效果、具有流線型結構以及較符合空氣力學原理的發光風箏。
一種發光風箏,包括:
帆體,所述帆體彎曲并形成具有弧形曲面的結構,所述帆體具有尾邊,以及弧形結構的迎風邊;
迎風桿,所述迎風桿與所述迎風邊連接,所述迎風桿具有弓形結構,且所述迎風桿的桿徑由其中部位置處逐漸向兩端遞減,所述迎風桿的中部位置處具有空心結構并形成容置腔;
多個主支撐桿,多個所述主支撐桿均設置于所述帆體,所述主支撐桿的第一端與所述迎風桿連接,所述主支撐桿的第二端與所述尾邊連接,所述主支撐桿具有中空結構,其內形成安裝腔體;
多個加強桿,多個所述加強桿一一對應容置于多個所述安裝腔體內,且所述加強桿的外側壁與所述主支撐桿的內側壁貼合;
兩個輔助支撐桿,兩個所述輔助支撐桿均設置于所述帆體,所述輔助支撐桿的第一端與所述迎風桿連接,所述輔助支撐桿的第二端與所述尾邊連接,多個所述主支撐桿位于兩個所述輔助支撐桿之間;
電源組件,所述電源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LED組件,所述LED組件包括多個LED燈,多個所述LED燈分別與所述電源組件電性連接,且多個所述LED燈均設置于所述迎風桿;
牽引線,所述牽引線與所述主支撐桿連接;
轉動槳組件,所述轉動槳組件設置于迎風桿,所述電源組件與所述轉動槳組件電性連接,用于使所述轉動槳組件相對所述迎風桿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動槳組件包括電機、轉動軸以及若干槳葉,所述電機設置于所述迎風桿,所述電機與所述電源組件電性連接,所述轉動軸與所述電機的旋轉軸連接,若干所述槳葉設置于所述轉動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左曙光,未經左曙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511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