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鉆式果樹環剝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48901.6 | 申請日: | 2015-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663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建華 |
| 主分類號: | A01G3/00 | 分類號: | A01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6006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鉆 果樹 環剝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鉆式果樹環剝工具。
背景技術
果樹環剝的作用是在果樹的花期和坐果期切斷樹干的韌皮部,在一定時期內阻止光合產物向根部運輸,使營養物質積累并增加向花和果的輸送和分配,達到促花保果,增加產量的目的,比較于藥物控制更為綠色環保,但環剝的寬度和深度要求比較高,必須符合規范才能達到豐產的目的,否則會造成減產,甚至果樹死亡,這就對環剝的工具和操作提出是更高的要求。
目前使用的環剝工具的刀片,通常是固定式刀片,切割樹皮時為硬切割,此類刀片的缺點是容易拉傷樹皮,尤其是韌性較好的樹皮,其弊端尤為明顯,此類工具對環剝的寬度和深度完全由人工掌握,造成環剝的不規范。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2014年8月20日公開了王家金的果樹電動環剝機,由磨光機改裝而成,采用的是圓盤式鋸片,其缺點是容易傷及木質部,甲口上下坡口和樹干完全垂直,容易造成雨天積水,不利于樹皮的恢復。且磨光機加厚鋸片后,能耗增大,需要較大蓄電池的支持,間接增加了人工的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采用了充電式手電鉆作為動力,用立銑刀圓柱面上的主切削刃切割樹皮,其銑出的凹槽呈U型槽,符合“上刀下坡,下刀上坡”的開甲要求。根據環剝的不同寬度來選擇立銑刀的不同型號。由于韌皮部和老皮與木質部的質地不同,利用花期果樹有上水的特性,立銑刀圓柱面上的主切削刃接觸到木質部時有輕微的打滑現象,及時繞樹干移動電鉆,在支架和活動夾子的配合下,有效地保證了環剝的深度和寬度的需要,保護了木質部不受損傷,使環剝的深度和寬度得以量化,解決了傳統工具在使用時人為因素造成的不規范情況。為了適應不同樹徑,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活動夾子,活動夾子可以根據樹徑大小調節,適應樹徑在70cm以內的果樹環剝。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易于掌握,且能耗較低,輕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傳統工具效率的10倍以上。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電鉆、支架和活動夾子組成。其特征是所述電鉆為充電式手電鉆,鉆頭為立銑刀,所述支架主要由套環、骨架、導向管、固定環、軸承、支撐架、彈簧、固定片、調節柱、橫柱、調節架、把手組成,所述活動夾子由夾子上頁、活動頁、扭轉彈簧、夾子下頁,活動柱組成。
電鉆的具體方案是,所述電鉆為18V以上的充電式手電鉆,鉆頭為切削凹槽呈U形的立銑刀,環剝時用立銑刀圓柱面上的主切削刃切割樹皮,環剝的寬度由立銑刀的直徑決定,立銑刀銑出的的U形凹槽符合“上刀下坡,下刀上坡”的開甲要求,因此,所需環剝的寬度在選擇立銑刀型號時,要比環剝的寬度大一個型號。
支架的具體技術方案是,所述套環固定在電鉆機身的前端,套環上有兩塊骨架,骨架為兩塊金屬條,兩塊金屬條的板面相互平行和套環垂直焊接,套環和骨架的垂直焊接處,導向管一端和套環焊接,一端和骨架垂直焊接,導向管為中空,導向管的外面有一個帶內絲的圓孔,圓孔內有蝶形螺釘;兩塊骨架的內側軸線上焊有兩根橫柱,橫柱的長度和兩塊骨架的間距相同,兩根橫柱的間距和立銑刀的外露長度相同;支撐架呈U形,U形的兩端分別垂直焊接在兩根橫柱的中點處,支撐架的U形底部有兩個圓孔,圓孔的孔距和調節柱的間距相同;固定片和支撐架的U形底部平行,焊接在支撐架上,固定片上有兩個圓孔和支撐架上的圓孔一致;調節架為U形,U形的開口朝立銑刀方向,調節架的長度比立銑刀的長度略長,底部的寬度比兩塊骨架的間距小;調節架的底部縱軸線上垂直焊有兩根調節柱,兩根調節柱的間距和支撐架上的兩個圓孔間距一致;調節柱一端有外絲,套入彈簧,依次穿過固定片的圓孔和支撐架的圓孔與支撐架相螺接,調整調節柱上的螺帽,使調節架左右移動,達到控制環剝深度的目的,同時調節架的U形開口端為單邊倒鈍,起到防止立銑刀在工作時上下移動的作用;支撐架靠近鉆夾頭一端焊接有一個固定環,固定環和一個軸承緊密配合,軸承的內孔和鉆夾頭的內孔為同心圓,立銑刀刀柄先穿入軸承的內孔,再穿入鉆夾頭,固定環起到穩定立銑刀工作時不偏移的作用;立銑刀刀柄直徑小于軸承內孔時,在立銑刀和軸承內孔的間隙中加入相應的填充套;骨架的一端焊接有把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建華,未經張建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489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