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鰍魚養殖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44550.1 | 申請日: | 2015-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719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馮剛;管如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銀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特別是一種鰍魚養殖池。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目前國內工業發展的主流,我國工業正逐步向集約型、節能減排、低碳、高效的方向發展。泥鰍屬于小型底層魚,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適應性比較強,當缺氧時可進行腸呼吸,缺水時可鉆入淤泥中潛伏。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有“水中之參”的美稱,并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所喜愛的水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鰍魚采用的養殖方法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池塘自然養殖,該種養殖方式好處是水體環境擁有自凈功能,無需頻繁換池水,初期投入相對較低,只需購買增氧設備和飼料,但是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不易控,成活率一般為75%-80%左右,長成后捕獲易缺漏,同時每季清塘殺毒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耗時長。另一種,采用工廠養殖,該種養殖方式,雖然先進,易于管控,但初期需投入大量經費以購買設備和建設場地,對于個體養殖戶來說成本太高、負擔重,不適合推廣。在此之外,也有稻田養殖等方式,但是此這些方法養出來的鰍魚,魚肉比較僵,口感比較差,銷路成問題。迫切需要一種成本低廉,實用性高,能夠為廣大養殖戶承受的鰍魚養殖方法。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不斷地研究與探索,研發新式鰍魚養殖方式,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鰍魚新型養殖池。該養殖池結構簡易、合理,便于操控,技術先進克服了上述兩種養殖鰍魚方式的缺點,養殖設施成本低,成活率達95%以上,同時池內環境簡易,清池消毒方便,鰍魚成熟后捕獲容易,便于推廣應用,養殖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鰍魚池、增氧管、吊式增氧管、增氧機、鍋底形基礎、防護網、排污管道、排污開關,鰍魚池主體為鍋底形基礎,鍋底形基礎由混凝土制成,在鍋底形基礎上面設有多條增氧管,每個增氧管上又設有多個吊式增氧管,吊式增氧管下端沒于池水中,增氧管與增氧機相連接,在鍋底形基礎底部的排水洞上四周設有防護網,排水洞下接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伸出養殖池外,排污管道轉角上設有排污開關,排污開關為塑料管柱,其上端口高于養殖池,組成一種鰍魚養殖池。
防護網總體呈圓筒形狀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在筒口留有一圈15-20mm未蒙不銹鋼網的孔口。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原理是:采用虹吸和水壓的原理制成,鰍魚池的鍋底形基礎使其具有自動聚污功能,將魚食殘渣,鰍魚糞便和死魚聚集于池底排水洞四周,防護網防止鰍魚鉆入排污管逃逸,在使用時,發現水質變差后,停止增氧機工作,因為泥鰍是底層魚多居于池底,水底缺氧時會上浮采用腔腸呼吸,等待一定時間后,鰍魚大多會浮出水面,避免排出污水時水壓、吸力將防護網附近的鰍魚壓在不銹鋼網上,使鰍魚損傷。此時拔出排污開關,水壓將池底的殘渣和死魚通過防護網低下空隙沖出,進入沉淀池,水面降至一半后,插入排水開關,重新注入活水,完成換水工作。鰍魚成熟后堵住防護網下的空隙,放掉池水進行捕獲,完成后暴曬消毒,清除池底、池壁淤積物,為下季放養做準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鰍魚養殖池。該養殖池結構簡易、合理,便于操控,集合了上述兩種方式的優點,即相對于工廠化養殖初期投入低,同時池內環境簡易,清池消毒方便,鰍魚成熟后捕獲容易,便于推廣應用,養殖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圖1為一種鰍魚養殖池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1.鰍魚池、2.增氧管、3.吊式增氧管、4.增氧機、5.鍋底形基礎、6.防護網、7.排污管道、8.排污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鰍魚池主體為鍋底形基礎5,鍋底形基礎5由混凝土制成,在鍋底形基礎上面設有多條增氧管2,每個增氧管2上又設有多個吊式增氧管3,吊式增氧管3下端沒于池水中,增氧管2與增氧機4相連接,在鍋底形基礎5底部的排水洞上四周設有防護網6,排水洞下接有排污管道7,排污管道7伸出養殖池外,排污管道7轉角上設有排污開關8,排污開關8為塑料管柱,其上端口高于養殖池。
防護網6總體呈圓筒形狀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在筒口留有一圈15-20mm未蒙不銹鋼網的孔口。
改養殖池采用虹吸和水壓的原理制成,鰍魚池1的鍋底形基礎5使其具有自動聚污功能,將魚食殘渣,鰍魚糞便和死魚聚集于池底排水洞四周,防護網7防止鰍魚鉆入排污管逃逸,在使用時,發現水質變差后,停止增氧機4工作,因為泥鰍是底層魚多居于池底,水底缺氧時會上浮采用腔腸呼吸,等待一定時間后,鰍魚大多會浮出水面,避免排出污水時水壓、吸力將防護網7附近的鰍魚壓在不銹鋼網上,使鰍魚損傷。此時拔出排污開關8,水壓將池底的殘渣和死魚通過防護網低下空隙沖出,進入沉淀池,水面降至一半后,插入排水開關8,重新注入活水,完成換水工作。鰍魚成熟后堵住防護網6下的空隙,放掉池水進行捕獲,完成后暴曬消毒,清除池底、池壁淤積物,為下季放養做準備。該養殖池結構簡易、合理,便于操控,集合了上述兩種方式的優點,即相對于工廠化養殖初期投入低,同時池內環境簡易,清池消毒方便,鰍魚成熟后捕獲容易,便于推廣應用,養殖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銀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銀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445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潔迷你缸
- 下一篇:一種華貴櫛孔扇貝海上苗種培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