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30147.3 | 申請日: | 2015-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084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燕;李永寶;李甜甜;吳遠田;劉少芬;馬明晶;徐麗娟;余偉;向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燕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劉戈 | 
| 地址: | 442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彎曲 吸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
背景技術
外科手術或口腔手術中病人會有出血。為了吸取這些積血以暴露出更好的手術視野,一般需要用吸引器把血吸走。
臨床上常用的吸引器由內管、外管和負壓連接頭組成。外管末端封閉,有網狀孔,內管、上固定器和負壓連接頭連為一體。外管通過上固定器固定在內管上,不可移動。外管上孔的位置、大小不會變化。外管與內管間有間隙,可容許液體的自由流動。液體可從外管的網狀孔進入內外管間間隙,再進入內管腔,通過負壓連接頭,流向吸引器的負壓產生端。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容許液體流入內管腔,但人體組織不會被吸入內管腔。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網孔高度是固定的,但液面是變化的。隨著液體被吸走,液平面會下降。當部分網孔露出液面時,會造成內管負壓減少,吸引效率下降。
目前的發明設計都沒有很好解決這一點。如CN01216062.8,去除了外套筒的同時,也丟掉了只吸液,不吸組織的優勢。又如CN96208369.0,雖然增加了調解負壓的手段,但仍無法解決隨液面變化,調解氣孔的問題。
最后,上述設計均為直型設計,無法彎曲,握持端在負壓連接頭處。當手術切口很小時,握持端在手術切口正上方。握持在負壓連接頭處的手會遮擋術者的視野,造成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現有的一次性吸引器頭不能彎曲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具有可彎曲、好操作、清潔、無污染的優點,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手術醫生的工作強度,吸引時更加舒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包括吸頭和吸管,所述吸頭為中空的球型結構,所述吸頭處設置有通孔,所述吸頭與所述吸管一體構造;
在所述吸管的中部管壁處設置有彎曲結構,所述彎曲結構包括有三層結構,所述三層結構為由外至內分別設置的外彈性護理層、彎曲調節結構層、內彈性防護層;
在所述吸管上遠離吸頭方向的一端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設置有固定環。
進一步的,所述彎曲調節結構層為設置有均勻褶皺的彎曲環;所述彎曲結構的長度為:5~7cm。
進一步的,所述彎曲結構的長度為:6cm。
進一步的,所述吸頭為中空的橢球結構,所述橢球內的空間與吸管內的空間貫通;所述通孔的直徑為0.4cm。
進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總長度為:18~20cm。
進一步的,所述吸頭的長度為:6~8cm。
進一步的,所述吸頭的長度為:7cm。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裝置的長度為:5~7cm。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裝置的長度為:6cm。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為:
1、本申請一次性可彎曲吸引器頭,現將現有的不能打折彎曲的吸引器頭的中段添加彎曲調節結構層,即設計成設置有均勻褶皺的彎曲環的形狀(可彎曲部分呈鋸齒狀),充分滿足了各向彎曲定型和自由變換彎曲方向的需求;
2、在彎曲調節結構層內外都設計有彈力較大的硅膠類護理層,即內彈性防護層和外彈性護理層:
內彈性防護層表面光滑,且具有彈性,設置內彈性防護層有效避免了彎曲調節結構層的褶皺結構的凹陷處殘留吸引物(如凝血塊),堵塞吸引通道,阻礙吸引的正常進行問題;
外彈性護理層表面光滑,具有彈性,滿足吸引器彎曲的需求,同時添加外彈性護理層后避免彎曲調節結構層的褶皺結構對口腔刮碰而帶來的傷害,同時外形美觀,減輕了醫生和患者的不適感;
3、將吸頭設計為帶有通孔的中空球型結構,通過各個通孔分散了吸引器的吸引力,有效的解決了現有吸管的只有一個通孔,吸力過大,容易對病人吸引處的造成損害的問題。
當然,實施本申請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1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A-A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2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申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燕,未經劉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301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水預處理脫硫攪拌頭
- 下一篇:雙傳動緊湊式密封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