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28000.0 | 申請日: | 2015-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478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任建光;陳妙妙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38 | 分類號: | F16J15/38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生產 食品機械 機械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密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
背景技術
機械密封是一種主要依靠彈性對密封副進行預緊,在介質和彈性元件壓力共同作用下使得密封副壓緊而達到密封的軸向端面密封裝置。而對于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密封組件,密封組件軸向緊配合有軸,密封組件中的傳動座與軸之間具有一定的縫隙;由于使用環境特殊,稍微有一些縫隙就很容易導致食品殘留而造成堵塞、發霉、變質等現象,一來這些殘留的食品堵塞了機械密封裝置的一些縫隙,導致密封件空間被擠壓,影響密封效果;二來這些食品由于發霉、變質,嚴重影響后續批次食品的生產質量。
此外,上述傳統的密封組件,特別是動密封,其中使用的橡膠密封圈在彈簧的作用下容易發生位移,一旦發生位移將導致密封效果嚴重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防止食物進入密封組件縫隙,有效保證密封組件的使用效果,且也能防止發霉、變質食品滯留的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包括與軸緊配合的傳動座,傳動座的一端安裝有動環,所述的傳動座與動環之間設置有O形圈,傳動座與動環之間通過傳動銷傳動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座遠離動環的一端設置有L墊,且L墊與傳動座和軸之間緊配合。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在傳動座遠離動環的一端設置有L墊、且L墊與傳動座和軸緊配合;從而填補了傳動座與軸之間的縫隙,有效阻止了食品的堵塞、滯留、變質等,從而有效保護密封效果的穩定和食品的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的傳動座靠近L墊一端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徑向凹腔,所述的L墊對應位置設有與凹腔相貼合的凸起;采用該結構,能有效保證L墊與密封組件之間的結合牢固度,有效防止L墊軸向脫落或滑動、位移。
作為優選,所述的動環靠近L墊一端的外側壁上設置有V形槽;采用該結構,當泵體沒有安裝上之前,此處動環上設置的V形槽可以和O形圈接觸,由于O形圈為彈性材料如橡膠等材料制備,在外側傳動座的擠壓下實現與V形槽的充分接觸,從而增加動環軸向的摩擦阻力,有效防止動環的軸向滑動;當裝好泵后,動環被往里面推動,V形槽與密封圈脫離,實現正常運轉。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軸向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A部局部放大圖。
圖3本實用新型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B部局部放大圖。
圖4本實用新型L墊軸向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生產食品機械的機械密封,包括與軸緊配合的傳動座1,傳動座1的一端安裝有動環2,所述的傳動座1與動環2之間設置有O形圈3,傳動座與動環之間通過傳動銷4傳動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座遠離動環的一端設置有L墊5,且L墊與傳動座和軸之間緊配合。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在傳動座遠離動環的一端設置有L墊、且L墊與傳動座和軸緊配合;從而填補了傳動座與軸之間的縫隙,有效阻止了食品的堵塞、滯留、變質等,從而有效保護密封效果的穩定和食品的質量。
本實用所述的傳動座1靠近L墊一端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徑向凹腔1.1,所述的L墊對應位置設有有與凹腔相貼合的凸起5.1;采用該結構,能有效保證L墊與密封組件之間的結合牢固度,有效防止L墊軸向脫落或滑動、位移。
本實用所述的動環2靠近L墊一端的外側壁上設置有V形槽2.1;采用該結構,當泵體沒有安裝上之前,此處動環上設置的V形槽可以和O形圈接觸,由于O形圈為彈性材料如橡膠等材料制備,在外側傳動座的擠壓下實現與V形槽的充分接觸,從而增加動環軸向的摩擦阻力,有效防止動環的軸向滑動;當裝好泵后,動環被往里面推動,V形槽與密封圈脫離,實現正常運轉。
本實用新型的L墊,由于單側軸向剖視圖呈L形,顧定義為L墊,其材料可以為橡膠等軟性材料,或其它具有形變性能的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28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