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永磁電機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節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824166.5 | 申請日: | 2015-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928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葛中偉;王政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嘉和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21/14 | 分類號: | H02P21/14;H02P25/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聶孟民 |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永磁 電機 電壓 電流 矢量 傳感 動態 監控 節能 裝置 | ||
1.一種永磁電機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節能裝置,包括傳感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是由殼體及殼體內的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電路(2)構成,殼體上面有電源接口(6),殼體(5)前面上部有控制開關(7),下部有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電路接口(4),側面上有永磁電機接口(8),所述的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電路是由用于調節電壓的可控硅整流部分A、用于調電流的無極逆變部分B連接在一起構成,可控硅整流部分A與無極逆變部分B的連線之間裝有電容器C,可控硅整流部分A的輸入端經開關K接電源,無極逆變部分B接永磁電機(3),永磁電機(3)上裝有與控制器相連的傳感器,構成永磁電機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電機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整流部分A是由二極管D1-D6構成,二極管D1、二極管D2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3、二極管D4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5、二極管D6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1、二極管D3、二極管D5的負極并聯在一起,二極管D2、二極管D4、二極管D6的正極并聯在一起,二極管D1和二極管D2的共端、二極管D3和二極管D4的共端、二極管D5和二極管D6的共端經開關K與殼體上的電源接口(6)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電機電壓電流矢量傳感動態監控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極逆變部分B是由可控硅管G1-G6、二極管D7-D12構成,其中可控硅管G1、可控硅管G2串聯在一起,可控硅管G3、可控硅管G4串聯在一起,可控硅管G5、可控硅管G6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7、二極管D8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9、二極管D10串聯在一起,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串聯在一起,兩個串聯的二極管與兩個串聯的可控硅管相間排列,可控硅管G1的正極、二極管D7的負極、可控硅管G3的正極、二極管D9的負極、可控硅管G5的正極、二極管D11的負極并聯與二極管D1、二極管D3、二極管D5的負極并聯端相連,可控硅管G2的負極、二極管D8的正極、可控硅管G4的負極、二極管D10的正極、可控硅管G6的負極、二極管D12的正極并聯與二極管D2、二極管D4、二極管D6的正極并聯端相連,二極管D5、二極管D6與可控硅管G1、可控硅管G2之間的連線上并聯有電容C,可控硅管G1和可控硅管G2的共端、可控硅管G3和可控硅管G4的共端、可控硅管G5和可控硅管G6的共端分別與三相永磁電機M相連,三相永磁電機M上裝有與二極管D2正端、二極管D4正端、二極管D6正端、可控硅管G2負端、二極管D8正端、可控硅管G4負端、二極管D10正端、可控硅管G6負端、二極管D12正端相連的電壓電流傳感器Q。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嘉和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嘉和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82416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紗機雙速電機調速裝置
- 下一篇:汽車遠程控制器的電源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