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球體擊撞發生器及波浪力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99176.8 | 申請日: | 2015-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051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明;李光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廣明 |
| 主分類號: | H02N2/18 | 分類號: | H02N2/18;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偉華 |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漯河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球體 發生器 波浪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體擊撞發生器及波浪力發電裝置,屬于海洋能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能源已成為人類活動的物質基礎,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常規能源有限,且不可再生。人們正在著手開發各種新型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能等等。盡管海洋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人類對波浪能的利用還是比較少的,波浪能是指液體表面波動所具有的能量,波浪能的能量受波高、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寬度的影響,因此對波浪能的收集方面的研發工作成為波浪能利用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目前,漂浮式發電裝置由于漂浮相對運動產生則較為困難,結構復雜,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有待研究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體擊撞發生器,該裝置能通過球體撞擊壓電晶體進行發電。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該球體擊撞發生器的波浪力發電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球體擊撞發生器,所述球體擊撞發生器包括具有內腔的本體和安裝在所述本體兩端的壓電晶體,所述的本體內設有可以自由滾動的球體。
所述的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內腔為直筒狀。
一種波浪力發電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球體擊撞發生器,所述的球體擊撞發生器包括中空的本體和安裝在兩端壓電晶體,所述的本體內設有可以自由滾動的球體。
所述的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內腔為直筒狀。
所述殼體內部設有用于固定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固定裝置。
所述殼體的外形為球形,所述固定裝置的外形為與殼體相應的球形。
所述固定裝置的球體表面布置有多個用于安裝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安裝孔。
所述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固定裝置與外殼內壁呈固定連接。
所述的波浪力發電裝置還包括固定在水中的錨,外殼與錨之間連接有轉動裝置。
外殼與錨之間連接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球體擊撞發生器包括中空的本體和安裝在兩端壓電晶體,本體內設有可以自由滾動的球體。小球運動過程中會撞擊兩端的壓電晶體,壓電晶體受到擠壓而產生電流,通過對微型壓電晶體發電機有效利用,小球的運動而撞擊微型壓電晶體而轉化為電能,結構簡單穩定,有效的結合利用了波浪能和壓電晶體的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波浪力發電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球體擊撞發生器分布在球體擊撞發生器固定殼上的示意圖;
圖3:為球體擊撞發生器的剖視圖;
圖4:為固定殼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固定殼;3—外出線路;4—球體擊撞發生器;5—總線路;6—分線路;7—轉動裝置;8—彈簧;9—沉水線;10—錨;2-1—安裝孔;4-1—本體;4-2—微型壓電晶體;4-3—鋼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波浪力發電裝置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波浪力發電裝置包括外殼1,固定殼2,外出線路3,球體擊撞發生器4,球體擊撞發生器外接線路6,總線路5,外殼下方依次用沉水線9連接有轉動裝置7,彈簧8和錨10。
外殼1漂浮在海面上,隨波浪擺動,本實施例中外殼1的形狀優選為球形,方便裝置在各個方向轉動,最大化的收集波浪帶來的運動,外殼1也可為其他形狀。同時外殼1起到保護里面的結構不受海水的侵蝕,能夠正常運轉。并在外出線路3出口處做好密封措施,防止海水進入到殼體內部。
球體擊撞發生器4包括具有內腔的本體4-1和安裝在本體4-1兩端的壓電晶體4-2,本體4-1內設有可以自由滾動的鋼球4-3。球體擊撞發生器4的內腔為直筒狀。
如圖4所示:在外殼1內部設有與外殼1固定連接的固定殼2,固定殼2的外形為與殼體1相應的球形,固定殼2表面布滿用于安裝球體擊撞發生器4的安裝孔2-1。
如圖2所示:多個球體擊撞發生器4安裝在內殼固定裝置2上,如圖3所示:內置于球體擊撞發生器4的鋼球4-3會在波浪的振動下在內腔中運動,從而撞擊到安裝在本體4-1兩端的微型壓電晶體4-2,微型壓電晶體4-2受到鋼球4-3的撞擊擠壓變形會產生少量的電量,相當于將等量的正負電荷分離,出現了電壓。
在每個球體擊撞發生器4都裝有外接分線路6,用于把鋼球撞擊微型壓電晶體4-2所產生的電流流出。然后用一個總線路5將各個并聯或串聯的分線路6連接起來,外接的外用電器3。
外殼1通過沉水線9與錨10連接,置于海中,沉水線9的總長度與海平面到海底的距離相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廣明,未經李廣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991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