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拔棉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91334.5 | 申請日: | 2015-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521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偉;陳明江;陳永生;王鵬軍;韓柏和;平英華;曲浩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D45/00 | 分類號: | 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1001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拔棉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拔棉稈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是棉花生產大國,棉稈資源非常豐富,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質能源,伴隨我國經濟水平和工業技術的提高,其作為一種生物質原料被用于多種行業,棉稈的可利用價值越來越高。因此提高棉稈的收獲率,實現棉稈的資源化和商品化,對促進國家能源發展、環境保護和經濟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為提高棉稈的收獲率,國內研制了基于多種拔稈原理的棉稈收獲裝備,但是這些拔棉稈裝備存在棉稈拔凈率低,作業效率低及性能不穩定的問題。
目前在華北棉區使用比較廣泛的棉稈拔稈機型主要是水平雙圓盤式拔棉稈機,該機采用拉拔的原理拔取棉稈,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個開設了一周的V型切口單片圓盤上,工作時棉稈被夾入V型切口中,隨著圓盤的轉動對棉稈產生拉拔力。據申請人了解,其僅靠V型齒的兩側邊夾持棉稈容易導致棉稈漏拔。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對棉稈的拉拔力高和拉拔效果好且棉稈不會遺留在拔稈齒上阻礙下次以對棉稈拉拔的拔棉稈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拔棉稈裝置,包括設于機架上的動力軸和固定在動力軸輸出端上的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固定有相鄰所述底盤的固定盤;所述底盤的一側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若干組拔稈齒、夾稈齒、清稈齒和制有上臺階、下臺階的卡位塊,所述拔稈齒、夾稈齒和清稈齒通過拔稈軸同軸鉸接在所述底盤的邊緣處,所述卡位塊通過短軸鉸接在所述底盤上且在卡位塊與短軸之間設有回位扭簧,所述卡位塊設于所述動力軸和拔稈齒之間,
所述拔稈齒的一端伸出底盤并開設有棉稈切口,所述拔稈齒的另一端向動力軸延伸并制有與所述卡位塊下臺階側面抵靠的凸起;
所述夾稈齒伸出底盤的一端制為加力桿,所述夾稈齒向卡位塊延伸的另一端制為卡位桿,所述加力桿的回轉半徑大于所述棉稈切口處拔稈齒的回轉半徑,所述夾稈齒由夾稈拉簧牽拉使加力桿向所述棉稈切口處接近且卡位桿抵靠在所述卡位塊的上臺階的側面;
所述清稈齒伸出底盤的一端制為弧形桿,所述弧形桿的回轉半徑大于所述棉稈切口處拔稈齒的回轉半徑,所述清稈齒由清稈拉簧牽拉使其一端的弧形桿向所述棉稈切口處背離;
所述固定盤上安裝位于所述底盤轉動的前進方向上左側45°~60°之間的齒條,所述清稈齒上固定有與所述齒條嚙合的齒輪;
當動力軸驅動底盤轉動時,棉稈進入所述棉稈切口并推動所述拔稈齒正向旋轉,以使得拔稈齒上的凸起推動卡位塊反向旋轉,并使所述夾稈齒的卡位桿與卡位塊的上臺階錯開,所述夾稈齒由夾稈拉簧牽拉繞拔稈軸轉動以使得加力桿向所述棉稈切口處移動并抵靠在棉稈上;
當齒輪與齒條嚙合時,清稈齒反向旋轉,以使得清稈齒一端的弧形桿向所述棉稈切口處移動并將棉稈從拔稈齒中推送出來;
當齒輪與齒條分開時,所述清稈齒由清稈拉簧牽拉回復原位。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此帶來以下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盤的一側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若干組拔稈齒、夾稈齒、清稈齒和制有上臺階、下臺階的卡位塊,在固定盤上安裝位于底盤轉動的前進方向上左側45°~60°之間的齒條,清稈齒上固定有與所述齒條嚙合的齒輪,這樣,通過加力桿對棉稈增加了額外的作用力,加大了對棉稈的拉拔力,提高了拉拔棉稈的作用效果,提高了拔凈率;通過齒輪齒條驅動清稈齒對棉稈從棉稈切口的底部至開口方向的強制清理,使棉稈不會遺留在拔稈齒阻礙下次以對棉稈的夾持。
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拔稈齒、清稈齒和夾稈齒在拔稈軸上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所述夾稈齒在與清稈齒相鄰的表面上制有弧形導槽,所述弧形導槽的圓心與拔稈軸同軸,所述清稈齒在與夾稈齒相鄰的表面上對應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嵌入所述弧形導槽中,當齒輪與齒條嚙合時,清稈齒反向旋轉,并且通過所述清稈齒上的限位塊推動夾稈齒旋轉移動。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固定盤位于所述動力軸的輸出端且與底盤同軸設置,其通過中空的連接殼與機架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一是:所述齒輪與拔稈軸同軸。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二是:所述卡位塊的上臺階的上表面上開設有卡槽,所述回位扭簧的一端設于卡槽中并抵在卡槽側邊上,所述回位扭簧另一端與短軸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三是:所述固定盤上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周邊設有多個窗口,所述拔稈齒、夾稈齒、清稈齒從窗口伸出。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四是:所述棉稈切口為V型,所述棉稈切口方向與底盤的切線方向形成銳角。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913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樹上果實采摘裝置
- 下一篇:手持田間收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