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薄型鍵盤結構及其鍵帽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9321.4 | 申請日: | 2015-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224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侯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705 | 分類號: | H01H13/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尚群 |
| 地址: | 215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鍵盤 結構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鍵盤結構,特別是一種薄型鍵盤結構及其鍵帽。
背景技術
鍵盤為電腦裝置的重要設備之一,以供使用者輸入數據至電腦裝置內。一般鍵盤大致包括鍵帽、底板和連動結構。連動結構一端樞接至鍵帽角落的卡扣結構,另一端活動地連接底板上,以便連動結構帶動鍵帽進行升降運動。
然而,若鍵帽與連動結構的連接不良,使得鍵帽的卡扣結構與連動結構的結合力量不足,鍵帽容易因鍵帽的單一角落被外力扳起或掀起時而從鍵盤上脫落,造成鍵盤在使用上的不方便。
為此,若能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可解決上述問題,于競爭中脫穎而出,即成為亟待解決的一重要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薄型鍵盤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薄型鍵盤結構,其中,包含:
一底板;
一鍵帽,包含:
一帽體,具有一面向該底板的底面;以及
至少一樞接件,凸設于該帽體的該底面,該樞接件包含一限位部、二側邊部及一軸接槽,該二側邊部分別連接該限位部的同側,該軸接槽的一部分貫穿該限位部,該軸接槽的另一部分位于該二側邊部之間;以及
一支撐該鍵帽的連動結構,可升降連接該底板與該鍵帽,其中該連動結構具有一第一連桿,該第一連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樞接軸,該樞接軸樞接于該軸接槽內,且被限位于該限位部。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樞接件還包含:
用于引導該樞接軸進入該軸接槽內的二第一引導斜面,分別位于該二側邊部上,且分別連接該軸接槽。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樞接件還包含:
一第二引導斜面,位于該限位部上,連接該二第一引導斜面與該軸接槽,其中,安裝該第一連桿至該鍵帽時,該第二引導斜面與該樞接軸相互擠壓,該樞接軸或該樞接件產生彈性變形,該樞接軸進入該軸接槽內。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二第一引導斜面與該第二引導斜面至少其中之一的斜度為40°~45°。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樞接軸的一端面至該帽體的正投影與該第二引導斜面至該帽體的正投影重疊。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二側邊部分別凹設有一凹陷弧面,該二凹陷弧面相互面對,連接該限位部,以定義出該軸接槽的該另一部分。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軸接槽直接連接該帽體的該底面。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樞接軸的長度介于每一該側邊部的寬度與該軸接槽的長度之間。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限位部的寬度與每一該側邊部的寬度比為3:8。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桿的該端分別具有二個相互背對的該樞接軸,該二樞接軸分別伸入二個該樞接件的該軸接槽內,該第一連桿的該端夾靠于該二樞接件之間。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鍵帽還包含至少一滑槽件,該滑槽件位于該帽體的該底面;以及
該連動結構還具有一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滑動軸,該滑動軸滑動設于該滑槽件內。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底板包含至少一第一連接件與至少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桿的另一端滑動連接該第一連接件,該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樞轉連接該第二連接件。
上述的薄型鍵盤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相互樞設。
為了更好地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鍵帽,其中,包含:
一帽體,具有一面向該底板的底面;以及
至少一樞接件,凸設于該帽體的該底面,包含:
一限位部;
二側邊部,連接該限位部的同側;以及
一軸接槽,該軸接槽的一部分貫穿該限位部,該軸接槽的另一部分位于該二側邊部之間,容納并限位一連動結構的一樞接軸。
上述的鍵帽,其中,該樞接件還包含:
用于引導該樞接軸進入該軸接槽內的二第一引導斜面,分別位于該二側邊部上,且分別連接該軸接槽。
上述的鍵帽,其中,該樞接件還包含:
一第二引導斜面,位于該限位部上,連接該二第一引導斜面與該軸接槽,其中,安裝該連動結構至該鍵帽時,該第二引導斜面與該樞接軸相互擠壓,該樞接軸或該樞接件產生彈性變形,該樞接軸進入該軸接槽內。
上述的鍵帽,其中,該二第一引導斜面與該第二引導斜面至少其中之一的斜度為40°~45°。
上述的鍵帽,其中,該限位部的寬度與每一該側邊部的寬度比為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未經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93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