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7816.3 | 申請日: | 2015-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91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永貴;楊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泰開電力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38/30 | 分類號: | H01F38/30;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趙龍群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澆注 電流 互感器 二次 繞組 固定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屬于高壓線路設備領域。
(二)背景技術
傳統澆注式電流互感器通過對二次繞組包扎吊裝架,實現二次繞組在模具中的吊裝。由于吊裝架的位置及穩定性無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裝模時要對每個二次繞組進行調整,來保證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間及二次繞組間絕緣距離的要求,因此延長了裝模時間。在解決上述問題時,一般采用將二次繞組捆綁來實現。為保證二次繞組間的耐壓,二次繞組間需墊入絕緣紙板,但是易造成繞組間的耐壓擊穿。故亟需研發一種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固定結構,解決上述存在的不足。
(三)發明內容
本設計的目的是研發一種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在保證二次繞組裝模中有較高穩定性的同時又能避免繞組間的耐壓擊穿。
本設計解決其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用環氧樹脂將二次繞組與吊裝用嵌件固定在一起。互感器裝模時,直接將嵌件與模具用螺栓緊固連接,即可完成二次吊裝,從而提高了澆注式電流互感器裝模時二次繞組的穩定性;二次繞組之間空出相應的間隙,保證了繞組間耐壓強度。
本設計的有益效果是:優化了絕緣性能,提高產品的成品率;縮短了裝模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附圖說明
圖1、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裝模示意圖;
圖2、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剖面圖;
圖3、新型澆注式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固定裝置三維圖;
圖4、工裝三維圖;
圖5、嵌件三維圖。
圖1中1是二次繞組①,2是二次繞組②,3是二次繞組間隙,4是螺栓,5是環氧樹脂,6是模具蓋板,7是二次接線端子,8是二次繞組③,9是一次繞組,10是模具側板,11是工裝,12是嵌件定位孔,13是嵌件①,14是嵌件②。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裝置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
將嵌件(13、14)與二次繞組(1、2、8)用工裝(11)進行定位,二次繞組間留出3~5mm間隙(3),然后用環氧樹脂(5)進行澆注。待環氧樹脂(5)固化后就可得到圖2部件。完成與一次繞組(9)組裝工作后,進行裝模。用螺栓(4)連接嵌件(13、14)將圖2部件緊固在模具蓋板(6)上即可完成二次繞組(1、2、8)的固定。嵌件(13、14)由銅、鐵、鋁等金屬材料或合金制做,模具(6、10)由預硬化塑料模具鋼制做。嵌件(13、14)的中心距離與模具蓋板(6)的吊裝孔一致,由工裝(11)上的嵌件定位孔(12)定位。二次繞組及嵌件(13、14)的數量無限制。按上述工藝要求及加工程序實施,就可實現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高了二次繞組與模具配合的穩定性,優化了絕緣性能,提高產品的成品率;縮短了裝模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泰開電力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泰開電力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78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