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接頭零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4591.6 | 申請日: | 2015-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47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俊輝;張靜;霍立剛;王翀;黃智勇;段正才;郭紹華;張凱華;王宇魁;熊師;朱振飛;楊立東;高小莉;邱航波;楊根軍;胡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1/00 | 分類號: | F16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23213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頭 零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30CrMnSiA接頭零件結構改進領域,涉及到的30CrMnSiA接頭零件為熱處理至強度為1180±100MPa,通過接頭結構改進將連接處由4處提高至5處,使得該接頭的承載能力、穩定性和強度大幅度提高。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一種接頭零件,特別為30CrMnSiA接頭零件,屬于高強度鋼為熱處理至強度為1180±100MPa,此項飛機接頭零件承載著重大交變載荷、沖擊載荷及拉伸載荷,為提高接頭零件的抗拉性能、抗蝕性能、綜合力學性能,采用了30CrMnSiA模鍛件進行整體成型,保證了接頭零件的整體性能。但零件接頭連接處為4孔進行螺接,4孔螺接只能保證了零件使用的最基本要求。通過零件接頭的改進將連接處由4處提高至5處,不僅提高了接頭零件的承載能力,連接強度和穩定性將大幅提高,從而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具體技術方案為:零件為一體鍛造形成的板件,板面為不規則的5邊形形狀,且5邊形的5個角為倒圓角,5個倒圓角尺寸為R12mm、R13.5mm、R13.5mm、R13.5mm以及R13.5mm;每個倒圓角部分都具有相同尺寸的通孔,通孔直徑為Φ10mm;5邊形的中間區域具有通孔,通孔直徑為Φ44mm;所述的中間區域的通孔為偏心孔。
發明內容
1)發明目的
飛機某接頭零件為30CrMnSiA,其工藝過程為鍛造—機加—淬火—回火—焊接。此類接頭零件賦予高強度鋼且熱處理至強度為1180±100MPa,主要承載著重大交變載荷、沖擊載荷及拉伸載荷。原有接頭連接方式為4孔進行螺接,僅保證了零件使用的基本要求。
通過對接頭零件的結構改進,將連接處由4孔提高至5孔,改變原有連接耳片的形狀,提高了接頭零件的承載能力,連接強度和穩定性,從而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2)技術方案
接頭零件為鍛造后的整體結構,為不規則的5邊形,在5邊形的5個邊角處倒出不同尺寸角,并有相應的5個連接孔,分為第1連接孔、第2連接孔、第3連接孔、第4連接孔、第5連接孔,在底座中心部有偏心孔6(圖2)。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對接頭零件的結構外形進行優化:原有的接頭零件結構形式為4孔螺接形式,現改進為5孔連接,原有的連接形式承載強度較低,針對接頭零件承擔的重大交變載荷、沖擊載荷只能達到合格要求,改進后的5孔連接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了連接強度,保證了零件質量要求;同時4孔連接與相關的連接接頭使用了兩套工裝,使得相關工裝夾具不能通用,通過5孔連接改進使得工裝得到統一同時接頭零件在后續焊接過程中能使用通用的工裝夾具,便于工裝夾具的通用性使用;原有的結構穩定性較差,通過將4孔連接改進為5孔連接,加強了零件裝配后的穩定性,強度提升達25%及以上;通過接頭零件的結構優化,統一了零件接頭規格,便于了零件批量生產,減少了零件加工周期,同時提高了零件接頭的整體性,保證了零件質量要求;通過對已有的接頭零件進行合理的結構改進,使得該接頭的承載能力、穩定性和強度大幅度提高并且加工出來的零件滿足結構性能要求,改進后的零件合格率達到了100%。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接頭零件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其中,1、2、3、4、5為小通孔(連接孔),6為大通孔(底座偏心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就本實用新型結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優化后的零件見圖2,在鍛件承制廠粗加工后進行熱處理,滿足要求后交付下一工序進行焊接。
一種接頭零件,特別是一種30CrMnSiA接頭零件,所述的零件為一體鍛造形成的板件,板面為不規則的5邊形形狀,且5邊形的5個角為倒圓角,5個倒圓角尺寸為R12mm、R13.5mm、R13.5mm、R13.5mm以及R13.5mm;每個倒圓角部分都具有相同尺寸的通孔,通孔直徑為Φ10mm;5邊形的中間區域具有通孔,通孔直徑為Φ44mm;所述的中間區域的通孔為偏心孔。
所述的小通孔為連接孔。
其使用步驟如下:
第1連接孔,孔徑大小為10H7為防止進行連接時螺釘與零件間的干涉,特將孔1與零件軸線偏移7°,可以滿足零件的機械加工要求。
第2連接孔、第3連接孔及接頭底座偏心孔6。第2連接孔及第3連接孔分別均勻分布在零件軸線兩側,孔徑大小均為10H7,該部位滿足了該鍛件的最大包容尺寸同時又能滿足零件的機械加工要求。
由第4連接孔、第5連接孔。第4連接孔及第5連接孔分別分布在零件軸線兩側,孔大小均為10H7,為避免裝配中的螺釘與零件干涉,孔4及孔5非對稱分布,具體見圖2,通過合理的分布兩孔位置保證了零件的有效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45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箱體密封用扣件
- 下一篇:用于大流量泵的外置過濾液壓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