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開榛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2699.1 | 申請日: | 2015-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1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佩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佩凡 |
| 主分類號: | A47J43/26 | 分類號: | A47J4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3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文化路6號沈陽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榛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用于去殼、去莢或敲破堅果的機械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榛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堅果類食品,榛子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其含量是其他堅果的數倍至幾十倍,其中磷和鈣有利于人體骨骼及牙齒的發育,錳元素對骨骼、皮膚、肌腱、韌帶等組織均有補益強健作用。但是榛子的外殼非常難剝,為此技術人員研發了很多開榛子的裝置;比如由郭健袆申報的,專利號為201420787284.9,專利名稱為“一種開榛子裝置”,該專利所述的開榛子裝置具有使用方便、果仁不易碎裂且果殼容易收集的優點。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該裝置設有用于投放榛子的沿管狀側壁軸向設置的長條狀滑槽和用于倒出碎殼的出口,在使用擊打頭砸碎榛子時,容易出現碎殼從所述的兩個開口中飛濺出傷人的問題,尤其是擊中人眼將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另外,該裝置在投放榛子時,需要一手握把手,另一手拉擊打頭側方的拉動臂,而拉動臂拉開后無法固定,致使無法騰出手來拿榛子,操作很不便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操作方便、且安全的開榛子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圓柱形中空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形中空殼體包括管狀側壁和管狀側壁前端的前擋板和管側壁后端的后擋板,在圓柱形中空殼體的管狀側壁上部設置有把手;在圓柱形中空殼體內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后擋板固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擊打頭,所述擊打頭活動設置在圓柱形中空殼體內,在圓柱形中空殼體的管狀側壁的下側設置有沿管狀側壁軸向設置的長條狀滑槽;擊打頭側方設置有拉動臂,所述拉動臂穿過所述長條狀滑槽漏出管狀側壁外;在圓柱形中空殼體的管狀側壁側方、靠近前擋板的一側設置有出口,相應于出口在圓柱形中空殼體外部設有第一蓋板,所述第一蓋板一側與殼體之間通過轉軸相連,在第一蓋板與殼體表面之間設有可開閉的鎖緊結構;在圓柱形中空殼體的管狀側壁上部設置有入口;在入口側方的管狀側壁上設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設有第二蓋板,所述第二蓋板一端置于容納腔內,另一端置于入口內,第二蓋板置于入口內的一側設有推動桿,所述推動桿露出入口外,在第二蓋板設置與容納腔內的一端與容納腔內壁之間設有第二彈簧;與拉動臂相對應地在外殼與后擋板相接處設有彈性固定套。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可開閉的鎖緊結構為分別設置在第一蓋板上和殼體表面的子母扣或粘貼帶。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出口與前擋板之間距離為2cm;榛子的直徑一般在1.8cm內,前擋板與出口之間的2cm距離即可保證榛子不會在擊打頭擊打過程中從出口處被擠出,還方便在擊打頭將榛子殼擊碎后取出碎殼和果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出口及進口上分別設有蓋板,避免了使用擊打頭敲碎榛子時出現碎殼飛濺傷人的問題;并且與拉動臂相對應地設置了彈性固定套,投放榛子時,首先將拉動臂向上拉起,使擊打頭處于進口的后部,然后將彈性固定套套在拉動臂上,用以固定拉動臂,即可空閑處一只手用來向入口內填裝榛子,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后擋板、2為管狀側壁、3為第一彈簧、4為把手、5為擊打頭、6為入口、7為前擋板、8為出口、9為拉動臂、10為長條狀滑槽、11為彈性固定套、12為推動桿、13為第二蓋板、14為第二彈簧、15為第一蓋板、16為鎖緊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佩凡,未經劉佩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26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于鍋體上的可拆卸手柄
- 下一篇:一種良好除煙快餐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