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石抓斗撐桿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1633.0 | 申請日: | 2015-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154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寧;薛利英;王佳佳;劉紹斌;邵光義;張宏;楊玉剛;焦華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港務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1/04 | 分類號: | F16C11/04;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濤;魏振柯 |
| 地址: | 276826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石 抓斗 撐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屬于一種礦石抓斗的撐桿軸。
背景技術
礦石抓斗撐桿軸的擺動幅度大,轉動頻率高,與相配合的軸套容易發生磨損,而且礦石抓斗工作環境惡劣,粉塵大,下半部分的撐桿軸經常浸沒在礦砂中,當發生磨損產生間隙后,經常出現礦砂顆粒進入撐桿軸與軸套之間堵塞油道的現象,同時礦砂顆粒與軸、軸套產生異常磨損,缺乏潤滑的撐桿軸會加速磨損直至報廢。所以礦石抓斗撐桿軸會因磨損嚴重無法使用需經常更換,增加了維修成本,影響了生產進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礦石抓斗撐桿軸,以達到減少礦石抓斗撐桿軸磨損,降低維修成本,滿足高效生產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礦石抓斗撐桿軸,其特征為,具有條形油槽及徑向油孔,撐桿軸表面設有兩環形油槽,徑向油孔設于兩環形油槽內,貫穿所述撐桿軸;在所述撐桿軸的兩端軸向各開有一油孔,與兩徑向油孔分別導通,形成兩分別獨立的油路;撐桿軸與相配合軸套的兩端裝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礦石抓斗撐桿軸,采取徑向與軸向油孔相結合形成各自獨立的兩油道,增加了注油能力,而且如其中一油路堵塞不會影響另一油路的潤滑,起到了雙重保險作用。本實用新型礦石抓斗撐桿軸,潤滑充分,減少了磨損,降低了維修成本,滿足高效生產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礦石抓斗撐桿軸未改進前,軸表面設有一徑向油孔1及與其相配的條形油槽2,當礦沙進入撐桿軸后,在撐桿軸與其相配合軸套的擠壓下,都匯集在該徑向油孔1內。隨著礦沙越來越多,徑向油孔1也會堵的越來越緊,進行通油道費時費力,并且很容易損壞撐桿軸,導致撐桿軸的報廢。
如圖2、圖3所示,改進后的礦石抓斗撐桿軸,除原有沿軸向分布的兩條形油槽2及徑向油孔1外,撐桿軸表面設有兩環形油槽3,兩環形油槽3內的徑向油孔1貫穿所述撐桿軸,在所述撐桿軸的兩端軸向各開有一油孔4與兩徑向油孔1分別導通,形成兩分別獨立的油路,中間不導通。徑向油孔與油孔相結合形成各自獨立的兩油道,增加了注油能力,而且如其中一油路堵塞不會影響另一油路的潤滑,提高了撐桿軸的潤滑能力。由于礦石抓斗撐桿軸經常浸沒在礦砂中,礦砂顆粒很容易進入撐桿軸與相配合軸套之間產生異常磨損,在所述礦石抓斗撐桿軸與相配合軸套的兩端裝有密封圈,防止礦砂顆粒的進入。所述礦石抓斗撐桿軸采用合金結構鋼制作,以增加該軸的硬度及強度提高撐桿軸自身的耐磨性。
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本實用新型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工作環境惡劣磨損嚴重的軸類零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港務分公司,未經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港務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16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