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78688.6 | 申請日: | 2015-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61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曾原達;謝成忠;孫秋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原達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工廠化養殖的開展,海參、魚類、蝦類等均可以在養殖車間進行高效養殖。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池內會產生一定量的固體顆粒和有機廢物等,如果這些固體顆粒和有機廢物不能及時去除,將在養殖池內進行富集,在溫度高時將會發生腐敗變質,從而污染水體,誘發疾病。上述問題亟需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包括:養殖池、過濾池、生化池和紫外殺菌池;養殖池出水口與過濾池進水口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第一水泵,過濾池內設有至少兩層過濾網,過濾網呈高低位設置,由上往下,過濾網過濾粒度逐漸減小,過濾池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生化池進水口連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流量調節閥,生化池包括緩沖室和生化室,由下往上,緩沖室的水平截面積逐漸減小,生化室位于緩沖室上部,其部分伸入緩沖室內,并與緩沖室之間形成細縫,緩沖室內設有倒錐體,所述倒錐體位于所述細縫內側上,其外周填充有生物濾料,生化池出水口位于生化池進水口上部,生化池出水口通過第三管道與紫外殺菌池進水口連通,紫外殺菌池出水口通過第四管道與養殖池連通,所述第四管道上設有第二水泵。
優選地,緩沖室和生化室之間一體成型。
優選地,生化室為圓柱狀結構。
優選地,紫外殺菌池內設有曝氣管,所述曝氣管與外部的鼓風裝置連通。
優選地,所述生物濾料為石英砂。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養殖池內的污水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從養殖池流入過濾池,其依次通過多層濾網后,由過濾池出水口順流至生化池,通過設置的流量調節閥可控制污水的流量。污水不斷的注入生化池的緩沖室,產生很強的旋轉水流,其通過細縫并在倒錐體的作用下形成向上旋轉的水流,在低流速下,倒錐體外周的生物濾料保持固定,污水通過生物濾料之間的空隙向上流出,當污水流速增大,生物濾料懸浮而產生流態化,通過生物濾料與污水的充分接觸,生物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所述生物膜可對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進行處理和降解,處理和降解后的污水由生化室出水口順流至紫外殺菌池,污水經過紫外殺菌后,由第二水泵作用回流至養殖池內。本實用新型提出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可有效去除養殖池內的固體顆粒和有機物等,并可對污水進行殺菌消毒,保證了污水的水質,實現了對養殖水的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養殖池污水處理系統,養殖池1、過濾池2、生化池5和紫外殺菌池8;養殖池1出水口與過濾池2進水口之間通過第一管道連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第一水泵3,過濾池2內設有至少兩層過濾網4,過濾網4呈高低位設置,由上往下,過濾網4過濾粒度逐漸減小,過濾池2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生化池5進水口連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流量調節閥6,生化池5包括緩沖室51和生化室52,由下往上,緩沖室51的水平截面積逐漸減小,生化室52位于緩沖室51上部,其部分伸入緩沖室51內,并與緩沖室51之間形成細縫,緩沖室51內設有倒錐體7,所述倒錐體7位于所述細縫內側,其外周填充有生物濾料,生化池5出水口位于生化池5進水口上部,生化池5出水口通過第三管道與紫外殺菌池8進水口連通,紫外殺菌池8出水口通過第四管道與養殖池1連通,所述第四管道上設有第二水泵9。
本實施例中,養殖池1內的污水在第一水泵3的作用下,從養殖池1流入過濾池2,其依次通過多層濾網4后,由過濾池2出水口順流至生化池5,通過設置的流量調節閥6可控制污水的流量。污水不斷的注入生化池5的緩沖室51,產生很強的旋轉水流,其通過細縫并在倒錐體7的作用下形成向上旋轉的水流,在低流速下,倒錐體7外周的生物濾料保持固定,污水通過生物濾料之間的空隙向上流出,當污水流速增大,生物濾料懸浮而產生流態化,通過生物濾料與污水的充分接觸,生物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所述生物膜可對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進行處理和降解,處理和降解后的污水由生化室52出水口順流至紫外殺菌池8,污水經過紫外殺菌后,由第二水泵9作用回流至養殖池1內。
為了便于生產與安裝,緩沖室51和生化室52之間一體成型,此外,生化室52為圓柱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原達,未經曾原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786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室內高產水蛭仿生態養殖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光電驅蠅觀賞魚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