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78223.0 | 申請日: | 2015-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6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建文;梁海東;周賀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開元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1/00 | 分類號: | F04B41/00;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剛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排氣 功能 裝置 | ||
1.一種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缸體,缸體內自上而下設置有排氣活塞缸和充氧活塞缸;排氣活塞缸內設置有排氣活塞,充氧活塞缸內設置有充氧活塞;充氧活塞的活塞桿下端設置有與氧彈頭連接的氣嘴;
充氧活塞缸上設置有進氧口和排氣口,排氣活塞內設置有充放氣通道;高壓氧氣自進氧口進入充氧活塞缸后,頂推著充氧活塞下行直至氣嘴扣住氧彈頭,高壓氧氣經充放氣通道輸入氧彈內;
排氣活塞包括上方的活塞體和下方的頂桿;所述頂桿自上方穿過所述充氧活塞后伸入所述氣嘴,用于頂推氧彈頭上的逆止閥芯;排氣活塞缸和充氧活塞缸相互連通,排氣活塞缸上方設置有進出氣口;
排氣時,壓縮氣體自進出氣口進入排氣活塞缸內,在壓縮空氣作用下,排氣活塞的活塞體頂推著所述充氧活塞同步下行,頂桿頂推開逆止閥芯,氧彈內的廢氣依次經排氣活塞內的充放氣通道、充氧活塞缸及排氣口排出;
充氧活塞缸底部設置有進氣口,壓縮空氣自進氣口進入充氧活塞缸,頂推充氧活塞及排氣活塞上行復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活塞缸上的所述進出氣口通過管路與頂桿控制閥連接,所述頂桿控制閥為兩位三通閥,兩位三通閥還包括壓縮氣體接口和大氣接口;通電時,進出氣口經頂桿控制閥接通壓縮氣體,斷電時,進出氣口經頂桿控制閥與大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活塞缸的所述進氧口通過管路與進氣控制閥連接;排氣口通過管路與排氣控制閥連接;所述進氣口通過管路與活塞控制閥連接;所述進氣控制閥與高壓氧氣產生裝置連接;排氣控制閥與廢氣收集裝置連接;活塞控制閥與高壓氣體產生裝置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控制閥、活塞控制閥和排氣控制閥均為兩位兩通高壓氣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設置在所述充氧活塞缸側壁的中下部,排氣時,充氧活塞的氣嘴抵靠在氧彈頭上,排氣口位于充氧活塞的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活塞內設置有容納所述頂桿的通孔;所述排氣活塞的活塞體與所述排氣活塞缸之間設置有上密封圈;排氣活塞的頂桿與所述充氣活塞內所述通孔之間設置有下密封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活塞內的所述充放氣通道的上開口設置在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之間,并且所述充放氣通道的上開口設置在所述排氣活塞的活塞體側面上;充放氣通道的下開口設置在所述頂桿下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包括上缸體和下缸體,所述排氣活塞缸設置在上缸體上;所述充氧活塞缸設置在下缸體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活塞包括充氧活塞體和所述活塞桿,充氧活塞體與充氧活塞缸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活塞桿與缸體之間也設置有密封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氧排氣雙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下方設置有氧彈掛置架,氧彈掛置架上設置有氧彈掛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開元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沙開元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7822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部多槽的金屬膠粘層填充的左旋陰螺桿軸
- 下一篇:用于充氣泵的氣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