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霧產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69735.0 | 申請日: | 2015-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02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井上和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麥克賽爾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5B7/00 | 分類號: | B05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嚴星鐵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生 裝置 | ||
1.一種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主體殼體(1)的內部設有使霧原液霧化的霧產生部(2)和對由霧產生部(2)生成的冷霧進行流動引導的霧供給路徑(3),
霧供給路徑(3)從與霧產生部(2)對置的霧入口部(21)形成到面向主體殼體(1)的外表面的霧出口部(22),
在霧供給路徑(3)上設有對冷霧進行加熱的加熱部(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加熱部(4)具備包括電熱體(30)的加熱體(K),
在霧供給路徑(3)上設置收納加熱體(K)的加熱腔室(23),
在加熱腔室(23)中,加熱體(K)所占的假想空間的截面積(S1)占據加熱腔室(23)的截面積(S)的一半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加熱部(4)的加熱體(K)的通氣方向的長度(H)設定為比與上述通氣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加熱體(K)的長度(W)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加熱腔室(23)的內表面設置改變冷霧的流動方向的堰阻擋體(28),
由堰阻擋體(28)阻擋通過加熱腔室(23)的冷霧,增加冷霧與加熱體(K)的接觸機會。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供給路徑(3)的霧入口部(21)中的入口通道(24)的截面積(S2)設定為比加熱腔室(23)的截面積(S)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霧供給路徑(3)的霧出口部(22)中的出口通道(26)的截面積(S3)設定為比霧入口部(21)中的入口通道(24)的截面積(S2)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入口部(21)中的入口通道(24)的截面積(S2)、霧出口部(22)中的出口通道(26)的截面積(S3)及加熱腔室(23)的截面積(S3)這三者以滿足不等式S2<S3<S的方式設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霧入口部(21)上形成從入口通道(24)向霧產生部(2)逐漸擴開的霧導入部(25)。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供給路徑(3)的霧入口部(21)面向霧產生部(2),
在主體殼體(1)的內部設置生成霧運送用的空氣流的送風部(37),
送風部(37)具備吸入主體殼體(1)的外部空氣并加壓的送風風扇(38)及馬達(39)、對由送風風扇(38)加壓的空氣流進行流動引導的空氣通道(40),
空氣通道(40)具備將被加壓的空氣向霧產生部(2)供給引導的第一通道(41)及將被加壓的空氣向主體殼體(1)外供給引導的第二通道(42),
在第二通道(42)的內部配置使上述馬達(39)的驅動電流的電壓下降的調節電阻(5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產生裝置的運轉模式具備使霧產生部(2)進行動作且釋放冷霧的冷霧模式和使霧產生部(2)、加熱部(4)進行動作且釋放溫霧的溫霧模式。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產生裝置的運轉模式具備冷霧模式、溫霧模式、溫冷交替模式,
在溫冷交替模式中,以規定的時間間隔對向電熱體(30)的通電狀態進行接通、斷開,交替地供給溫霧與冷霧。
12.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產生部(2)包括收納霧原液的原液容器(8)及配置于原液容器(8)的底面的超聲波振動件(10)。
13.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霧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霧產生部(2)由收納霧原液的原液容器(8)及配置于原液容器(8)的內部的離心霧化結構構成,
離心霧化結構具備浸漬在霧原液的圓錐狀的揚水體(76)、固定在揚水體(76)的上端的旋轉基板(77)及旋轉驅動旋轉基板(77)的馬達(7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麥克賽爾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麥克賽爾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697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