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污水COD在線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63652.0 | 申請日: | 2015-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451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忠;趙忠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玉忠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張建斌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cod 在線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質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COD在線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COD即化學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水中有機物與強氧化劑作用所消耗的氧化劑折合成氧的量,表示污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多少。COD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質污染和評價指標之一,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的監測、研究和處理。國家規定水污染單位在最終排放口必須安裝在線COD測定儀。傳統上測定污水COD的方法主要是重鉻酸鉀消解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鉻酸鹽作為氧化劑對水中還原性的耗氧有機物質進行消解。但由于其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和許多還原性物質反應,因此測定過程中不免產生干擾。同時還存在著以下缺點:測定時間長,使用的試劑價格較貴且有毒性,測定結果再現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經濟、環保、快速、準確的污水COD在線監測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
包括進水管、導水管、自吸泵、過濾罐、蠕動泵、測試罐、COD傳感器、PH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傳輸線纜、控制器;進水管一端設有粗濾網,另一端與自吸泵相連;自吸泵、過濾罐、蠕動泵、測試罐通過導水管依次連接;測試罐靠近底部開有進水口;COD傳感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一端插入測試罐下部,另一端通過各自的傳輸線纜與控制器連接。
過濾罐有一層或多層精濾網。
測試罐進水口設有單向止回閥。
測試罐上部設有溢流管。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顯著優勢:(1)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既經濟實用,又無任何污染;(2)流程自動化,結果瞬時化;(3)工藝合理,綜合檢測,數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及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中:1進水管,2自吸泵,3過濾罐,4蠕動泵,5導水管,6測試罐,7進水口,8單向止回閥,9COD傳感器,10PH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2溢流管,13傳輸線纜,14控制器,15精濾網,16粗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污水COD在線監測裝置包括進水管1、導水管5、自吸泵2、過濾罐3、蠕動泵4、測試罐6、COD傳感器9、PH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11、傳輸線纜13、控制器14;進水管1一端設有粗濾網16,另一端與自吸泵2相連;自吸泵2、過濾罐3、蠕動泵4、測試罐6通過導水管5依次連接;測試罐6靠近底部開有進水口7;COD傳感器9、PH傳感器10和溫度傳感器11一端插入測試罐6下部,另一端通過各自的傳輸線纜13與控制器14連接。
過濾罐6有一層或多層精濾網15。
測試罐6進水口設有單向止回閥8。
測試罐6上部設有溢流管12。
工作時,開動自吸泵2,水樣被吸入進水管1,首先經粗濾網16濾去大塊的雜質,然后順勢而上,到達自吸泵2,再沿導水管5進入過濾罐3濾去細小雜質,過濾后的水樣由導水管5傳送到蠕動泵4,蠕動泵4按照設定的速度轉運水樣,后由導水管5傳送到測試罐6的進水口7。COD傳感器9、PH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11在測試罐6內接受水的感應后,感應信號由傳輸線纜13傳送到控制器14,控制器14接收信號后,進行COD濃度的自動分析運算,并結合PH、溫度信息對運算結果進行相應修正。
測試罐6的進水口7設置單向止回閥8是為了防止測試罐6的水樣產生倒流,測試罐6上部設置溢流管12是便于放出水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玉忠,未經劉玉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636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汽車的功率分支變速器
- 下一篇:緊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