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62468.4 | 申請日: | 2015-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1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90/92 | 分類號: | A61B90/92;A61B90/94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江濤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警示 標識 醫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
背景技術
醫用腕帶,又叫醫療識別帶,是腕帶的一種,主要用于醫療領域。醫療腕帶可提供病人識別信息,是國家衛生部最新要求的版面內容項目,其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及其它醫療特別要求的信息。主要是醫院對病人進行標識的有效工具。自從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CHA患者安全目標》(2007年至2009)要求醫院確立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標示的制度,作為操作時、用藥時和輸血時等治療活動時辨識病人的一種有效手段,腕帶標識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中,與以往傳統的查對方式相比,腕帶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護人員識別患者信息的準確率,從而降低了醫療護理差錯的發生率。目前,雖然住院患者床邊均設有身份識別的標牌以及警示標志,但當患者離開病房進行檢查、活動及治療時,由于缺少便于患者隨身攜帶、能夠起到警示作用的標記物品,給醫護人員追蹤核對造成了不便,并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護理瓶頸,目前,已有權威醫療機構已將相關的風險評估警示與腕帶相結合,用各種顏色的腕帶對應相應的風險評估警示,根據患者的相關信息,佩戴相應的腕帶。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經過研究發現,同時擁有相應風險的多病癥患者(如跌倒、壓瘡)或既往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或過敏史的患者需要同時佩戴兩條或者更多的腕帶,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同時佩戴多條腕帶也要求患者的依從性極高,以及會引起患者的在醫療過程中的不便和不適應。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多病癥患者需要同時佩戴多條腕帶,造成資源浪費并且需要患者依從性極高,以及對患者本身也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包括腕帶本體和鎖扣,所述腕帶本體設有圖樣印刷區,圖樣印刷區的一端開設有佩戴口,所述圖樣印刷區的另一端設有佩戴件,所述佩戴件上開設有一排均勻分布的鎖扣孔,所述鎖扣孔與鎖扣相互配合,所述鎖扣有多個并設有風險警示標識。
進一步地,所述佩戴口大小與佩戴件大小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包括扣帶,所述扣帶一面設有與病癥相對應的風險警示標識,扣帶的另一面的一端設有母扣,所述扣帶另一面的另一端設有與母扣相對應的公扣。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由一體成型的硅膠材料制成,并且制成與不同風險警示標識相對應的不同顏色的鎖扣。
進一步地,所述扣帶的厚度為0.01-0.0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同時患有多種風險病癥的患者(如跌倒、壓瘡、心臟病等)在醫療過程中需要佩戴多條不同顏色的醫用腕帶來警示辨識的目的,利用現有醫療中各種病癥與之有相對應的顏色,制成與腕帶相配合使用的鎖扣,并且在各種顏色所代表的病癥鎖扣上設有明顯可直觀識別出病癥的風險警示標識,從而達到將多病癥患者從手腕必須佩帶多條腕帶的困境中解放出來。一條記錄有基本患者信息的腕帶上扣接代表相應風險警示標識的鎖扣,就可以實現讓醫護人員直觀方便的了解患者的病史,提高風險識別的效率,減少資源的浪費,減小患者的不便和不再需要患者極高的依從性來配合醫用腕帶的使用,方便了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腕帶本體;11-圖樣印刷區;12-佩戴口;13-佩戴件;131-鎖扣孔;2-鎖扣;21-扣帶;22-母扣;23-公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警示標識的醫用腕帶,包括腕帶本體1和鎖扣2,所述腕帶本體設有圖樣印刷區11,圖樣印刷區11的一端開設有佩戴口12,所述圖樣印刷區11的另一端設有佩戴件13,所述佩戴件13上開設有一排均勻分布的鎖扣孔131,所述鎖扣孔131與鎖扣2相互配合,所述鎖扣2有多個并設有風險警示標識。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佩戴口12大小與佩戴件13大小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624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