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6667.6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90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康巨;高橋佳宏;駒井隆雄;前田晃;川島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4H4/04 | 分類號: | F24H4/04;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1.一種熱泵裝置,
該熱泵裝置具有:
制冷劑回路,該制冷劑回路通過壓縮機、負載側熱交換器、減壓裝置以及熱源側熱交換器經由制冷劑配管連接而形成,并供制冷劑循環;以及
負載單元,該負載單元至少收納所述負載側熱交換器,
所述熱泵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負載側熱交換器進行所述制冷劑與熱介質之間的熱交換,
所述負載單元具備:
熱介質回路室,該熱介質回路室收納供所述熱介質流通的熱介質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送風機;
吸入口,該吸入口吸入室內的空氣;
吹出口,該吹出口設置于與所述吸入口高度不同的位置,將從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向室內吹出;以及
風路,該風路形成于所述吸入口與所述吹出口之間,并被從所述熱介質回路室隔離,
所述負載側熱交換器設置于所述風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熱源單元,該熱源單元至少收納所述壓縮機以及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并經由作為所述制冷劑配管的一部分的延長配管與所述負載單元連接,
所述負載側熱交換器與所述延長配管之間經由接頭部連接,
所述接頭部設置于所述風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在大氣壓下具有比空氣大的密度,
所述負載單元具備制冷劑檢測構件,該制冷劑檢測構件設置于所述風路中的比所述負載側熱交換器靠下方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控制部,該控制部基于所述制冷劑檢測構件的檢測信號來控制所述送風機,
在檢測到所述制冷劑的泄漏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送風機運轉。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負載單元為設置于地面的落地式負載單元,
所述吸入口或所述吹出口中的一方設置于所述負載單元的框體的前表面上部、側面上部、背面上部或頂面,
所述吸入口或所述吹出口中的另一方設置于所述框體的前表面下部、側面下部或背面下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負載單元為設置于比地面高的位置的壁掛式負載單元,
所述吸入口或所述吹出口中的一方設置于所述負載單元的框體的前表面上部、側面上部或頂面,
所述吸入口或所述吹出口中的另一方設置于所述框體的前表面下部、側面下部或底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在大氣壓下具有比空氣大的密度,
所述吹出口設置于比所述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是可燃性制冷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666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防爆節能導熱油加熱系統
- 下一篇:一種燃氣熱風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