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離心與振動系統的硬幣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6289.1 | 申請日: | 2015-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46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鋒;彭勇;司江偉;祝效華;黃建明;石昌帥;吳昊;朱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D3/10 | 分類號: | G07D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離心 振動 系統 硬幣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涉及一種分離器,尤其是一種硬幣分離器;它是通過離心和振動的方法快速實現硬幣分離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硬幣被應用在各行各業,由于硬幣耐磨損、易回收、使用方便等優勢占領著小面額市場;然而,隨著硬幣使用頻率的增加,大量混合在一起的硬幣分離已經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目前,硬幣的分離一般都是通過人工完成,清點硬幣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占用公共資源且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裝置在實現硬幣的分離過程中機器容易被硬幣卡住、效率低、準確度不高等缺點。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如圖1所示,本裝置包括振動電機7、三相旋轉電機1、齒輪2、第一分離盤5、第二分離盤4、第三分離盤3和中心軸6。
如圖2所示的第一分離盤5,其特征在于其底部開有圓孔,圓孔直徑大于五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一元硬幣的直徑;在第一分離盤5側面開設長方形孔,長方形孔的長大于五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一元硬幣的直徑。第一分離盤5底部的圓孔和長方形孔均是用來分離不同規格的硬幣。
如圖3所示的第二分離盤4,其特征在于其底部開有圓孔,圓孔直徑大于一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五角硬幣的直徑;在其側面開設長方形孔,長方形孔的長大于一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五角硬幣的直徑。底部的圓孔和長方形孔都是用來分離不同規格的硬幣;而且在其上方增加一個倒圓臺狀的殼體。通過殼體可以將上方分離盤中通過離心力作用離心出來的硬幣收集到其下方的分離盤中,以保證無論是離心作用還是振動作用,上方分離盤分離出的硬幣都可以落到其下方的分離盤中。
該硬幣分離器的使用方案如下:將混合的硬幣先倒入第一分離盤5內,啟動三相旋轉電機1,使所有分離盤將同時旋轉。三相旋轉電機1工作十秒以后關閉三相旋轉電機1,并啟動振動電機7,振動電機7工作五秒后關閉振動電機7,并啟動三相旋轉電機1,依次循環往復的工作;當在第一分離盤5中加入不同規格的硬幣后,直徑較小的硬幣,將在振動和離心的作用下掉落到第二分離盤4中,第二分離盤4里直徑較小的硬幣繼續在振動和離心力的作用下,使得直徑最小的硬幣掉落到第三分離盤3中,如此循環往復到最后,第一分離盤5內只有直徑最大的硬幣,第二分離盤4中只有直徑居中的硬幣,第三分離盤3中只有直徑最小的硬幣,以此來達到快速、高效地分離出各種不同規格硬幣的目的。
本裝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成本低、承載能力大,可以代替人工分離硬幣,并且能夠更加高效準確地分離出不同規格的硬幣。更重要的是本裝置的振動電機與三相旋轉電機可以互相彌補其單獨分離硬幣時的不足之處。在三相旋轉電機單獨工作時,利用離心力分離硬幣,硬幣分離裝置可能會因硬幣過多而出現“卡殼”現象,此時若設置一振動裝置便可消除“卡幣”現象;在振動電機單獨工作時,利用振動分離硬幣,硬幣分離裝置可能會因同類幣種堆疊而無法繼續分離硬幣,此時若增設一旋轉裝置便可繼續對硬幣進行分離。本硬幣分離裝置實現了振動裝置和旋轉裝置的間歇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分離盤5的軸測圖。
圖3是第一分離盤5的俯視投影。
圖4是第二分離盤3和第三分離盤4的軸測圖。
圖5是第二分離盤3和第三分離盤4的俯視投影。
圖中,1—三相旋轉電機,2—齒輪,3—第三分離盤,4—第二分離盤,5—第一分離盤,6—中心軸,7—振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硬幣分離器包括振動電機7、三相旋轉電機1、齒輪2、中心軸6等;所述的分離系統包括三個分離盤,其分別為第一分離盤5、第二分離盤4、第三分離盤3,每個分離盤的底面、側面有不同規格的孔。
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分離盤5呈圓柱狀;如圖4所示第二分離盤4、第三分離盤3呈喇叭狀。第一硬幣分離盤5底面及側面出幣孔的直徑都大于五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一元硬幣的直徑。第二硬幣分離盤4底面及側面出幣孔的直徑都大于一角硬幣的直徑且小于五角硬幣的直徑。所有分離盤側面出幣孔的高度都大于一元硬幣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62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電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TDMA系統中上行控制信道傳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