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提拉型健身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4773.0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28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余桂剛;陳功立;張照金;張偉業;張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04 | 分類號: | A63B23/04;A63B23/12;A63B23/02;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陳立新 |
| 地址: | 237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拉型 健身 器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健身器械,特別涉及一種提拉型健身器械。
背景技術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肌肉中的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增多,血流量增大,使肌體內血液供應良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貯存能力增強,肌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增大。因而,肌肉也就變得更加粗壯、結實、發達而有力。另外,由于肌肉結構的變化,酶的活性增強,以及神經調節的改進,導致機能的提高,表現為肌肉收縮力量大、速度快、彈性好、耐力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健身器械,其可以同時鍛煉身體的多部位肌肉,并且其制作成本低、體積較小,適合家庭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實際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提拉方式鍛煉身體多部位肌肉的設備,并且其具有穩定性好、機構運動過程中碰撞小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拉型健身器械,其包括架體、立柱、托盤、鋼絲繩,架體的四個邊角分別垂直連接有立柱,立柱上設有沿立柱高度方向的滑槽,托盤上設置有與滑槽相匹配的立向滑輪;沿架體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立柱的頂部設置有連桿,連桿上活動連接有定滑輪,鋼絲繩與定滑輪的圓周表面相接觸,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托盤,另一端固定連接拉環。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架體上設有位于托盤底部的減震彈簧;托盤快速向下移動時,通過減震彈簧的作用,防止托盤與架體碰撞,降低設備的磨損,并且減小噪音,同時也增加的設備的穩定性。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托盤上還設置有橫向滑輪,橫向滾輪擠壓立柱的一端側壁,橫向滾輪的中心軸線垂直于立向滾輪的中心軸線;消除托盤與立柱之間的間隙,托盤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不會與立柱產生碰撞,有效的消除托盤顫動,以及消除噪音。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架體、立柱、托盤的表面均涂有防腐蝕性材料層,對設備起到保護性。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利用雙臂拉起自身體重,身體的雙臂、腰部以及腿部肌肉,托盤與立柱不產生碰撞,噪音小,穩定性好,并且生產成本低廉,占地面積小,適合家庭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托盤俯視圖。
圖中標示為:
10、架體;12、減震彈簧;
20、立柱;22、滑槽;
30、托盤;32、立向滑輪;34、橫向滑輪;
40、定滑輪;42、鋼絲繩;44、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提拉型健身器械,其包括架體10、立柱20、托盤30、鋼絲繩42,架體10的四個邊角分別垂直連接有立柱20,立柱20上設有沿立柱20高度方向的滑槽22,托盤30滑動于立柱20之間,具體地,托盤30上設置有與滑槽22相匹配的立向滑輪32;沿架體10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立柱20的頂部設置有連桿,連桿上活動連接有定滑輪40,鋼絲繩42與定滑輪40的圓周表面相接觸,鋼絲繩42的一端固定連接托盤30,另一端固定連接拉環44。
架體10上設有位于托盤30底部的減震彈簧12,托盤30快速向下移動時,通過減震彈簧12的作用,防止托盤30與架體10碰撞,降低設備的磨損,并且減小噪音,同時也增加的設備的穩定性。
操作者站立于托盤30上,雙手緊握拉環44,雙臂向下用力并拉動拉環44向下運動,鋼絲繩42收縮,帶動托盤30向上滑動,設置于托盤30上的立向滾輪32在滑槽22中滑動,此時,雙腿緩慢的彎曲,操作者的雙臂支撐人體體重;雙臂緩慢向上運動,鋼絲繩42伸出,托盤30緩慢向下運動,雙腿有彎曲狀緩慢伸直;從而鍛煉了身體的雙臂、腰部以及腿部肌肉。
實際操作過程中,托盤30往復運動,由于操作者腿部的抖動,使得托盤受力不均衡,造成托盤與立柱輕微碰撞,并產生噪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未經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47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