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4356.6 | 申請日: | 2015-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611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黨;楊宏圖;周同根;陳新;宋敬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3B13/00 | 分類號: | F03B13/00;H02K7/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25 | 代理人: | 孫彬 |
| 地址: | 21316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傾斜 河流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屬于新能源利用領域。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隨著能源危機的日趨嚴峻,人類紛紛把目光投向新能源領域,水流的動能是一種能量密度集中且儲量豐富的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河流的水能對節能減排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河流的水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利用水電站進行發電,然而水電站只適用于大型河流,針對小型河流的水能的利用裝置還比較欠缺,現有的一些河流發電裝置靈活性差,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適應性好的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包括水輪機、轉軸、發電機和浮體,所述發電機安裝在浮體上,水輪機安裝在轉軸的一端,所述的轉軸的另一端通過萬向節連軸器與發電機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轉軸上安裝有浮標。
進一步,所述的浮體為空心長方體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水輪機上安裝有四片葉片。
進一步,所述的發電機為直驅式發電機。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將本實用新型放置于水面上,水輪機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轉動,將水流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并通過軸轉傳遞至發電機,由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輸送出去;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軸與發電機之間設置萬向節連軸器,使轉軸與發電機的旋轉軸間存在一軸線夾角,并在存在軸線夾角的情況下實現連續回轉;本實用新型的水輪機傾斜地伸入水中,能使水輪機隨著河水的漲落自動升降,靈活性強、自適應性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充分利用水流的動能進行發電,具有較高的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輪機,2、轉軸,3、浮標,4、萬向節連軸器,5、發電機,6、浮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傾斜軸河流發電裝置,包括水輪機1、轉軸2、發電機5和浮體6,發電機5安裝在浮體6上,水輪機1安裝在轉軸2的一端,轉軸2的另一端通過萬向節連軸器4與發電機5連接。
如圖1所示,轉軸2上安裝有浮標3。
浮體6為空心長方體結構。
水輪機1上安裝有四片葉片,葉片采用NA63A411型葉片。
發電機5為直驅式發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將本實用新型放置于水面上,水輪機1在水流的沖擊作用下轉動,將水流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并通過軸轉2傳遞至發電機5,由發電機5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輸送出去。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軸2與發電機5之間設置萬向節連軸器4,使轉軸2與發電機5的旋轉軸間存在一軸線夾角,并在存在軸線夾角的情況下實現連續回轉;本實用新型的水輪機1傾斜地伸入水中,能使水輪機1隨著河水的漲落自動升降,靈活性強、自適應性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充分利用水流的動能進行發電,具有較高的發電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43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