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具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4138.2 | 申請日: | 2015-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143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葉啟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44 | 分類號: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金致新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多層 滑塊抽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模具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2所示,現有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中,底層滑塊8與油缸11的活塞桿相連,通過油缸11驅動控制滑塊先后抽芯順序,避免滑塊之間的干涉;但是模具內設置油缸,結構復雜,油缸抽芯不便于控制,生產效率低,油缸抽芯若不注意方向,容易產生隱性踩模的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模具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以達到滑塊抽芯控制簡便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模具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包括頂層滑塊和底層滑塊以及端部滑塊,所述頂層滑塊和底層滑塊以及端部滑塊上均設有斜孔,斜孔內均設有用于驅動滑塊抽芯或復位的導柱。
進一步的,所述底層滑塊的斜孔與底層滑塊內的導柱上部之間具有避空間隙。
所述頂層滑塊和底層滑塊以及端部滑塊內導柱的擺角相同。
所述底層滑塊的側面設有凸臺,底層滑塊的斜孔設在凸臺上。
所述底層滑塊內的導柱為方導柱。
所述頂層滑塊和端部滑塊內的導柱長度均小于底層滑塊內的導柱長度。
所述底層滑塊內的導柱上部遠離底層滑塊側設有斜槽。
所述凸臺的端面上設有可拆卸的鎖緊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各滑塊均通過導柱控制抽芯,控制簡便,生產效率高;省去油缸,簡化了模具結構,降低了成本,并且消除油缸控制順序有隱性踩模的隱患,提高了模具工作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層滑塊抽芯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多層滑塊抽芯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端部滑塊Ⅰ、2.斜導柱Ⅰ、3.端部滑塊Ⅱ、4.斜導柱Ⅱ、5.頂層滑塊、6.斜導柱Ⅲ、7.中層滑塊、8.底層滑塊、9.凸臺、10.方導柱、11.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該模具的多層滑塊抽芯結構,包括頂層滑塊5、中層滑塊7、底層滑塊8以及端部滑塊,其中,端部滑塊包括位于左端的端部滑塊Ⅰ1和位于右端的端部滑塊Ⅱ3,中層滑塊7通過拉勾設置在底層滑塊8上,中層滑塊可隨底層滑塊連動,中層滑塊7位于底層滑塊8和頂層滑塊5之間,底層滑塊8、中層滑塊7、頂層滑塊5之間形成疊層滑塊組。
頂層滑塊5和底層滑塊8以及端部滑塊上均設有斜孔,斜孔內均設有用于驅動滑塊抽芯或復位的導柱;并且頂層滑塊和底層滑塊以及端部滑塊內導柱的擺角相同。
具體結構為:端部滑塊Ⅰ1的斜孔內設有斜導柱Ⅰ2,端部滑塊Ⅱ3的斜孔內設有斜導柱Ⅱ4,頂層滑塊5的斜孔內設有斜導柱Ⅲ6,底層滑塊8的外側面上設有伸出的凸臺9,底層滑塊的斜孔設在凸臺9上,底層滑塊內的導柱為方導柱10,方導柱10設置在凸臺9上的斜孔中。
底層滑塊8的斜孔與底層滑塊內的導柱上部之間具有避空間隙;具體為,方導柱10的上部外側設有斜槽,即方導柱上部遠離底層滑塊側設有斜槽,通過斜槽形成方導柱10與凸臺9上斜孔內壁之間的避空間隙,實現開模時,其它滑塊先動作,底層滑塊后動作,避免滑塊之間干涉。
頂層滑塊5和端部滑塊內的導柱長度均小于底層滑塊8內的導柱長度,模具合模時,底層滑塊8先復位動作,其它滑塊后復位動作,避免滑塊之間干涉,控制簡便。
凸臺9有四個,四個凸臺9間隔并排設置,四個凸臺的端面均通過沉頭螺釘固定有鎖緊塊,底層滑塊可通過鎖緊塊側向鎖緊,鎖緊塊可拆卸,更換不同厚度的,從而調整鎖緊間隙,通用性好。
各個導柱的頂部都固定在上模板上,各個滑塊設置在下模板上,通過開模的機械力驅動各個滑塊抽芯,之后通過合模的機械力驅動各個滑塊復位,省去油控制驅動。
模具內的滑塊抽芯結構具體動作過程如下:開模,斜導柱Ⅰ2、斜導柱Ⅱ4、斜導柱Ⅲ6分別驅動端部滑塊Ⅰ1、端部滑塊Ⅱ3、頂層滑塊5各自抽芯往外運動,運動一段行程后,方導柱10開始驅動底層滑塊8抽芯運動,底層滑塊8運動的同時帶動中層滑塊7抽芯運動;合模,方導柱10先驅動底層滑塊8先行復位,底層滑塊8運動的同時帶動中層滑塊7復位,運動一段行程后,斜導柱Ⅰ2、斜導柱Ⅱ4、斜導柱Ⅲ6也開始分別驅動端部滑塊Ⅰ1、端部滑塊Ⅱ3、頂層滑塊5相應的復位;通過時間及空間的錯開,避免滑塊之間運動干涉問題。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41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