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捷式智能云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3076.3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158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陸道宏;夏盛;唐宏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豐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捷 智能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終端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便捷式智能云終端。
背景技術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前進,也逐步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智能化的終端設備也相繼問世,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隨著智能化的普及,學校、企業、移動車輛等需要進行門禁控制、考勤打卡、GPS定位、無線通訊或環境監測等的場所也開始紛紛安裝相應的智能終端設備。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終端設備大多功能相對單一,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射頻識別、無線通訊、門禁控制、體溫檢測、高清攝像、GPS定位、空氣質量監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便捷式智能云終端。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便捷式智能云終端,包括外殼、LED顯示屏、按鍵區、刷卡感應區、射頻識別區、數據通訊模塊、體溫檢測裝置、攝像頭、GPS定位器、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內部控制電路、嵌入式微處理器,所述外殼上設置有LED顯示屏,所述LED顯示屏下方設置有按鍵區和刷卡感應區,所述LED顯示屏上方設置有射頻識別區、體溫檢測裝置及攝像頭,所述外殼頂部設置有數據通訊模塊和GPS定位器,所述外殼內部安裝有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內部控制電路及嵌入式微處理器,所述LED顯示屏、按鍵區、刷卡感應區、射頻識別區、數據通訊模塊、體溫檢測裝置、攝像頭、GPS定位器、空氣質量監測裝置以及嵌入式微處理器均與內部控制電路連接。
優選地,所述體溫檢測裝置為紅外體溫探測器。
優選地,所述空氣質量監測裝置為可用于監測PM2.5、粉塵、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的空氣質量監測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集射頻識別、無線通訊、門禁控制、體溫檢測、高清攝像、GPS定位、空氣質量監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使用方便、實用性強、功能多樣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智能云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LED顯示屏,3、按鍵區,4、刷卡感應區,5、射頻識別區,6、數據通訊模塊,7、體溫檢測裝置,8、攝像頭,9、GPS定位器,10、空氣質量監測裝置,11、內部控制電路,12、嵌入式微處理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便捷式智能云終端,包括外殼1、LED顯示屏2、按鍵區3、刷卡感應區4、射頻識別區5、數據通訊模塊6、體溫檢測裝置7、攝像頭8、GPS定位器9、空氣質量監測裝置10、內部控制電路11、嵌入式微處理器12,外殼1上設置有LED顯示屏2,LED顯示屏2下方設置有按鍵區3和刷卡感應區4,LED顯示屏2上方設置有射頻識別區5、體溫檢測裝置7及攝像頭8,外殼1上部側面設置有數據通訊模塊6和GPS定位器9外殼1內部安裝有空氣質量監測裝置10、內部控制電路11及嵌入式微處理器12,LED顯示屏2、按鍵區3、刷卡感應區4、射頻識別區5、數據通訊模塊6、體溫檢測裝置7、攝像頭8、GPS定位器9、空氣質量監測裝置10以及嵌入式微處理器12均與內部控制電路11連接。
便捷式智能云終端的數據通訊模塊6可實現GPRS、3G、4G、WIFI、局域網絡等多種無線通訊,攝像頭8具有頭像閃拍、人臉識別和影像記錄功能,刷卡感應區5支持各類考勤卡的讀取,并可實現門禁控制,通過GPS定位器9可實時查看相關車輛、人員的軌跡和位置,通過體溫檢測裝置7可實時讀取刷卡人的體溫數據。
進一步改進在于,體溫檢測裝置7為紅外體溫探測器,空氣質量監測裝置10為可用于監測PM2.5、粉塵、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的空氣質量監測儀。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當視為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豐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豐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30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