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井軌道機車感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2776.0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102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千楊;鐘錦華;林劍斌;馮迭騰;池煌庭;李雪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礦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1/16 | 分類號: | B61L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井 軌道 機車 感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井軌道機車感應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井下環境惡劣,光線不足,司機超速駕駛、疲勞駕駛等原因,經常造成礦山井下運輸機車追尾、掉道、掉尾等事故發生,影響了礦山的安全生產和運輸效率。礦井機車運行的運輸巷道環境沒有類似地面的開闊空間,因此地面鐵路的相關技術在礦山井下無法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井下機車運輸事故的重要方法是實現對機車的跟蹤管理,有效監控機車的位置,速度,運行方向,再結合信號控制,使司機依據信號指示行車。而機車跟蹤的基礎是機車檢測,目前礦井機車檢測主要采用軌道計軸器或RFID識別卡技術,但軌道計軸器只能感應機車車軸,當有車軸經過時輸出一個脈沖信號,并不能判定機車運行方向,計算機車運行速度,同時計軸器安裝支架不具有防撞結構設計,經常被不規則機車輪子撞壞;RFID識別卡技術由于受井下環境水霧、粉塵、電磁干擾等因素影響,常出現漏讀現象,機車檢測不準確,同時RFID識別卡技術無法判定機車是否掉尾。機車檢測不準確制約了礦井機車跟蹤管理的發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穩定性好且可準確根據機車車軸判讀機車速度與方向的礦井軌道機車感應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礦井軌道機車感應裝置,包括感應裝置本體,所述感應裝置本體通過安裝支架安裝在軌道上,所述感應裝置本體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中心處理器、與所述中心處理器信號輸入端相連接的信號采集器、與所述信號采集器信號采集輸入端相連接的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與所述中心處理器通信端相連接的通信電路,所述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設置在軌道上不同位置上。
還包括與所述信號采集器相連接的計時器,所述計時器用于計時兩個傳感器傳感信號之間的時間差。
在所述安裝支架的兩端均設有防撞三角板。
還包括供電電源或UPS電源。
所述殼體的顏色為橙色。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穩定性好,其可以根據兩個傳感器和信號采集器準確的判斷機車軸數、運行速度與行車方向,同時其設有通信電路,可以實時傳送機車的相關數據,從而減少因信號傳輸延時造成的誤差,大大提高了精度,適用性好,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支架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和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支架結構圖。
見圖1和圖2,一種礦井軌道機車感應裝置,包括感應裝置本體,所述感應裝置本體通過安裝支架10安裝在軌道上,所述感應裝置本體包括殼體1、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的中心處理器2、與所述中心處理器2信號輸入端相連接的信號采集器3、與所述信號采集器3信號采集輸入端相連接的第一傳感器4和第二傳感器5、與所述中心處理器2通信端相連接的通信電路6,所述第一傳感器4和第二傳感器5設置在軌道上不同位置上。
還包括與所述信號采集器3相連接的計時器7,所述計時器7用于計時兩個傳感器傳感信號之間的時間差。
在所述安裝支架10的兩端均設有防撞三角板11。可有效保護軌道機車感應裝置不會因機車輪子偏向、不規則等原因而撞壞,節約礦山企業設備成本
還包括供電電源8或UPS電源9。
所述殼體的顏色為橙色。使軌道機車感應裝置不會因礦山井下灰塵堆積后分辨不清楚而導致的施工破壞和因為安裝位置的不準確而導致的感應誤差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穩定性好,其可以根據兩個傳感器和信號采集器準確的判斷機車軸數、運行速度與行車方向,同時其設有通信電路,可以實時傳送機車的相關數據,從而減少因信號傳輸延時造成的誤差,大大提高了精度,適用性好,實用性強。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礦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礦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27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