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樓宇自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41540.5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676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10/20 | 分類號: | H02S10/20;H02S4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樓宇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太陽能發電技術,具體的是一種在樓房在建太陽能發電站,供居民自用并通過電網向外輸送多余電能的太陽能自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面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的優點是較少受地域限制,因為陽光普照大地;家用發電系統一般由太陽電池組件組成的光伏方陣、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蓄電池組、離網型逆變器、直流負載和交流負載等構成。如輸出電源為交流220V或110V,還需要配置逆變器。光伏方陣在有光照的情況下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通過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給負載供電,同時給蓄電池組充電;在無光照時,通過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由蓄電池組給直流負載供電,同時蓄電池還要直接給獨立逆變器供電,通過獨立逆變器逆變成交流電,給交流負載供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智能樓宇自發電系統,該智能樓宇自發電系統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周期短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智能樓宇自發電系統,設有樓房主體和屋頂,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頂上鋪設有多組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太陽能控制器、導線給室內的蓄電池組充電,所述蓄電池組通過逆變器與市電的配電箱相接,所述配電箱將蓄電池存儲的電能經逆變器加工后供給樓房內的用電器使用,所述用電器包括日光燈、空調、冰箱、電視、電磁爐、熱水器,所述配電箱將蓄電池存儲的多余電能經逆變器加工后通過配電箱、賣電計量電表、市電變壓器給市電網供電,所述市電網經過市電變壓器、買電計量電表、配電箱給樓房內的用電器供電使用。
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采用高效率的單晶硅太陽能片封裝,玻璃采用低鐵鋼化絨面玻璃,厚度3.2mm。
本實用新型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論是獨立使用還是并網發電,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它們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不涉及機械部件,所以,光伏發電設備極為精煉,可靠穩定壽命長、安裝維護簡便。光伏發電技術可以用于任何需要電源的場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電源,大到兆瓦級電站,小到玩具,光伏電源無處不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片,有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電池等。單晶和多晶電池用量最大,非晶電池用于一些小系統和計算器輔助電源等。玻璃采用低鐵鋼化絨面玻璃,厚度3.2mm,在太陽電池光譜響應的波長范圍內(320-1100nm)透光率達91%以上,對于大于1200nm的紅外光有較高的反射率。光伏系統還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周期短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參見附圖1,智能樓宇自發電系統,設有樓房主體和屋頂1,所述屋頂上鋪設有多組太陽能電池板2,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太陽能控制器3、導線給室內的蓄電池組4充電,所述蓄電池組通過逆變器5與市電的配電箱6相接,所述配電箱將蓄電池存儲的電能經逆變器加工后供給樓房內的用電器使用,所述用電器包括日光燈7、空調8、冰箱9、電視、電磁爐、熱水器,所述配電箱將蓄電池存儲的多余電能經逆變器加工后通過配電箱、賣電計量電表10、市電變壓器11給市電網供電,所述市電網經過市電變壓器、買電計量電表12、配電箱給樓房內的用電器供電使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采用高效率的單晶硅太陽能片封裝,玻璃采用低鐵鋼化絨面玻璃,厚度3.2mm。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15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合和分離流體流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上鎖裝置和現金自動交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