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脫扣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741036.5 | 申請日: | 2015-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66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志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清市合騰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0 | 分類號: | H01H7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樂清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扣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繼電器插座上用的脫扣桿。
背景技術
脫扣桿可以將繼電器從插座上分離,現(xiàn)有的脫扣桿占用空間大而且結構簡單,在繼電器下壓鎖緊時不能自動扣到位,無護塊結構,使用中繼電器易晃動,在小的空間中不能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脫扣桿,該脫扣桿能夠自動扣緊繼電器,從而使得繼電器可以在狹小的空間使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脫扣桿,包括平行擱置的兩根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桿臂由連接部、過渡部和鎖定部三部分組成,兩根桿臂的鎖定部之間通過橫桿連接,橫桿上設置有舌扣;兩根桿臂的連接部之間連接有翹桿,翹桿下部的連接部上設置有定位孔,連接部上與翹桿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旋轉孔,位于旋轉孔下部的連接部邊緣具有向外凸出的限位角。
所述限位角為三角形。
翹桿的端部上側設置有凸塊,凸塊上部的桿臂內側設置有向內凸出的護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脫扣桿能夠自動扣緊繼電器,從而使得繼電器可以在狹小的空間使用。具有護塊,保證了繼電器在使用中不發(fā)生晃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脫扣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與圖1脫扣桿配套使用的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脫扣桿將繼電器鎖緊在插座上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4為脫扣桿將繼電器與插座分離的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脫扣桿10,包括平行擱置的兩根桿臂,桿臂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連接部101、過渡部102和鎖定部103,兩根桿臂的鎖定部103之間通過橫桿20連接,橫桿20上設置有舌扣21;兩根桿臂的連接部101之間連接有翹桿30,翹桿30的端部上側設置有凸塊31,凸塊31上部的桿臂內側設置有凸出的護塊14,翹桿30下部的連接部101上設置有定位孔13,連接部101上與翹桿30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旋轉孔11,位于旋轉孔11下部的連接部101的邊緣具有向外凸出的三角形限位角12。
如圖2,與圖1中的脫扣10桿配套使用的插座40,插座40上插接繼電器的插孔兩側設置有旋轉軸43,旋轉軸43斜下方的插座40側壁上設置有限位面42,插孔的中間設置有翹桿槽44,翹桿槽44兩端的下部側面設置有定位凸點41。
如圖3,脫扣桿10如圖示的方式將繼電器50鎖緊在插座40上,脫扣桿10上的旋轉孔11插入到插座40上的旋轉軸43上,這時脫扣桿10與插座40鉸接,繼電器50的頂端側部設置有鎖定凹槽51,繼電器50插入到插座40上后,脫扣桿10上的舌扣21與鎖定凹槽51卡接,從而將繼電器50與插座40之間鎖緊,此時脫扣桿10的翹桿30位于繼電器50的底部,脫扣桿10上的定孔位13卡接在插座40上的定位凸點上,脫扣桿10桿臂內側的護塊14會擠壓繼電器,從而保證了繼電器在使用中不會晃動。
如圖4所示,當需要將繼電器50從插座40上分離時,向外扳動脫扣桿10,翹桿30將繼電器50從插座40上分離,在脫扣桿10旋轉的時候,脫扣桿10的限位角12會抵在插座的限位面上,限定了脫扣桿10的旋轉角度。當需要將繼電器50插在插座40上時,向下插接繼電器50,繼電器50底部壓動翹桿30向下運動,在翹桿30的帶動下脫扣桿10自動旋轉,待繼電器50插到位后,脫扣桿10上的舌頭21恰好卡在繼電器50上表面的鎖定凹槽51上。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修改、變化和組合,并且認為這種修改、變化和組合是在獨創(chuàng)性思想的范圍之內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清市合騰電氣有限公司,未經(jīng)樂清市合騰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410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