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工位組合鉆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35266.0 | 申請日: | 2015-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0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斌;吳曉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充泰鵬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9/28 | 分類號: | B23B39/28 |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許祥述 |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工位 組合 鉆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機械加工工具,具體地講是一種簡易式多功能多工位組合鉆床。
背景技術
鉆床是具有廣泛用途的通用機床,上世紀30年代后鉆床在世界各國得到迅速發展。至今,它已成為現代制造工程的關鍵設備之一。組合機床行業企業主要針對汽車、摩托車、內燃機、農機、工程機械、化工機械、軍工、能源、輕工及家電行業提供專用設備。我國的傳統的鉆床及組合鉆床自動線主要采用機、電、氣、液壓控制,它的加工對象主要是生產批量比較大的大中型的箱體類和軸類零件,完成鉆孔、擴孔、鉸孔,加工各種螺紋、鏜孔等。現有的組合鉆床雖然規范統一和高效,但其結構較復雜,生產成本高,安裝、維修較復雜。而傳統的機械加工鉆床都是一人操作一臺鉆床,且受到尺寸(比如孔徑大小)的影響都是單工序的,加工一道工序后需更換另一臺鉆床再進行下一道工序,這樣的操作由于受到操作空間、中轉工序銜接搬運、重新調整鉆床及相關工序等,既造成了浪費,也造成了人工,電力等制造成本增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一名普通工人即可完成金屬加工的多工位組合鉆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包括機床支撐架、小型鉆床、夾具,其特征在于:數臺小型鉆床底部與機床支撐架固定連接,機床支撐架上固定安裝有滑軌,滑軌與工作臺面下部套接或嵌接,機床支撐架上面或滑軌上設有距離刻度,工作平臺與滑軌間設有鎖緊固定裝置,工作平臺上安裝有夾具。
所述的鎖緊固定裝置由夾板、螺栓及緊鎖手柄連接而成。當平臺移動到設定的刻度線時扳緊鎖緊手柄通過鎖緊裝置的夾板將平臺固定在滑軌及指定刻度線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工時將需要加工的工件通過夾具固定在工作平臺上,啟動三臺機床電機,工件經過第一臺鉆床加工第一工序尺寸,完成后工作平臺通過安裝在下面的滑軌迅速移動(手輕輕推動即可)到第二臺鉆床并加工第二工序尺寸,完成后工作平臺通過滑軌迅速移動到第三臺鉆床并加工第三工序尺寸,依其類推。其主要原理就是工件通過滑動平臺在數臺小型鉆床之間來回迅速運動,并通過距離刻度快速定位及鎖緊裝置鎖定,以最短的時間完成需要多人完成的多道工序。
本多工位組合鉆床,可一個工人同時操作2-3工位甚至更多,節能節電、節省空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外表美觀等特點,為客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據測算,某一批零件共計2000件需加工鉆孔,如果用普通機床需三人來完成加工,成本達0.3元。用全自動組合鉆床,大大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全自動組合鉆床只需一人操作就可以完成工件的加工。但現有的全自動組合鉆床價格昂貴,每臺售價達10多20萬元,對一般企業是個較大的經濟負擔,同時全自動組合鉆床需要操作人員有較高的電腦操作機能方可勝任。而本實用新型只需要一般的操作工人即可操作,只需一人來就可完成加工,加工成本僅0.13元。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容易,生產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更適合中小機械廠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包括機床支撐架1、小型鉆床2、夾具3,其特征在于:數臺小型鉆床底部與機床支撐架固定連接,機床支撐架上固定安裝有滑軌8,滑軌與工作臺面4下部精密導軌連接,機床支撐架上面或滑軌上設有距離刻度5,本實施例選擇在與滑軌平行一側機床支撐架側面設有距離刻度,在工作臺側面設有刻度指針6。工作平臺與滑軌間設有鎖緊固定裝置7,鎖緊裝置個數根據需要而定一般一至四個即可。工作平臺上安裝有夾具。所述的鎖緊固定裝置由夾板、螺栓及緊鎖手柄連接而成。當平臺移動到設定的刻度線時扳緊鎖緊手柄通過鎖緊裝置的夾板將平臺固定在滑軌及指定刻度線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充泰鵬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充泰鵬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352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