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卷機用改進型退紙架制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34921.0 | 申請日: | 2015-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579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曹建林;郭道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亞星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19/10 | 分類號: | B65H19/10;B65H2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卷機用 改進型 退紙架 制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薄膜生產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復卷機用改進型退紙架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復卷機是一種用于紙類、云母帶、薄膜專用設備,其用途是將生產出來的薄膜進行一次復卷,薄膜經過復卷后做成成品薄膜出廠。傳統退紙架制動裝置主要由長軸頭、短軸頭、制動帶、制動盤蓋、短軸頭、油杯、支承座以及銅套等部件組成。傳統結構的制動裝置結構設計不合理,故障頻發,嚴重影響生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制動盤兩端采用銅套支承,使用一段時間后,銅套下半部分磨損嚴重,制動盤整體下沉,導致制動盤與退紙輥不同心,工作時制動盤跳動嚴重;2.銅套采用潤滑油潤滑,滲漏嚴重,污染了工作環境;3.兩端軸頭均為一點支承,在制動力矩作用下,制動盤內孔及與之相配合的軸頭被磨損呈錐形,使制動盤擺動,制動盤兩端軸頭平均每半年就需要更換一次;4.制動盤與兩軸頭間采用平鍵聯接,兩軸頭磨損后,制動盤與兩軸頭配合處有了間隙,特別在鍵槽處冷卻水滲漏嚴重,嚴重影響了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復卷機用改進型退紙架制動裝置,用于解決傳統退紙架制動裝置結構設計不合理,故障頻發。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復卷機用改進型退紙架制動裝置,包括轉軸、制動盤、帶有制動帶的制動盤蓋,所述轉軸與制動盤以及制動盤蓋過盈配合連接,所述制動盤蓋外端采用圓螺母與轉軸二次穩定連接,所述制動盤兩側的轉軸上分別對稱設有滾動軸承及軸承座。
所述滾動軸承的軸承擋圈直徑為60mm。
所述轉軸、制動盤、制動盤蓋、滾動軸承以及軸承座聯接部位均涂有密封膠。
所述滾動軸承采用潤滑脂潤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將原銅套支承改為滾動軸承支承,用潤滑脂潤滑,軸承擋圈從原來的改為以保證制動盤中心高不變,徹底解決了銅套磨損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將制動盤兩端軸頭改為一根整軸,無軸頭磨損問題,產品使用壽命長;
3.本實用新型故障發生率明顯大幅度降低,節約了數額可觀的維修費;
4.本實用新型使得車間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改進成本低,實用價值高,可廣泛應用于薄膜生產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軸;2.制動盤;3.制動帶;4.制動盤蓋;5.滾動軸承;6.軸承座;7.圓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一種復卷機用改進型退紙架制動裝置,包括轉軸1、制動盤2、帶有制動帶3的制動盤蓋4,所述轉軸1與制動盤2以及制動盤蓋4過盈配合連接,所述制動盤蓋4外端采用圓螺母與轉軸1二次穩定連接,所述制動盤2兩側的轉軸1上分別對稱設有滾動軸承5及軸承座6。
所述滾動軸承5的軸承擋圈直徑為60mm。
所述轉軸1、制動盤2、制動盤蓋4、滾動軸承5以及軸承座6聯接部位均涂有密封膠。
所述滾動軸承5采用潤滑脂潤滑。
將原銅套支承改為滾動軸承5支承,用潤滑脂潤脂。軸承擋圈從原來的直徑65mm改為直徑60mm,以保證制動盤中心高不變。將制動盤兩端軸頭改為一根整軸。將制動盤的輪轂加長,使其承受制動力矩,且將其內孔的鍵槽改為非通孔;同時將制動盤蓋的輪轂縮短,其內孔不再開鍵槽;轉軸1與制動盤2及制動盤蓋4的內孔均采用過盈配合聯接方式;制動盤蓋4的外端面另裝配一只圓螺母7;裝配時,所有聯接部位均需涂密封膠。本實用新型使得車間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改進成本低,實用價值高,可廣泛應用于薄膜生產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亞星塑業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亞星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349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能源監控分析方法
- 下一篇:無人值守傳感器電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