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外開手柄與車門板的組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32839.4 | 申請日: | 2015-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007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葛坤;雷明星;陳超;焦洪波;劉洋;孫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79/06 | 分類號: | E05B79/06;E05B85/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手柄 車門 組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設計領域,具體的是指一種汽車外開手柄與車門板的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外開手柄的裝配方式主要為先將安裝底座卡在車門板上,然后從車門板內側通過螺釘擰緊安裝底座,再將鎖芯蓋卡在安裝底座的卡腳上,用螺釘擰緊。這種裝配方式較為繁瑣,并且需要螺釘固定安裝底座。在裝配鎖芯蓋時,由于其結構上的缺陷,安裝底座上固定鎖芯蓋的卡腳與鎖芯蓋裝配時易斷。綜上所述,這種汽車外開手柄結構裝配繁瑣,零件易受損,從而導致汽車外開手柄較高的不良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汽車外開手柄與車門板的組合結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汽車外開手柄與車門板的組合結構,包括車門板、分別設置在車門板外側和內側的外把手和安裝底座、鉚接在安裝底座外側的配重塊,外把手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安裝底座設置有分別與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車門板設置有分別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對應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配重塊上設置有配重塊轉臂和套裝有回位彈簧的空心轉軸,回位彈簧的兩端扭臂分別抵觸在配重塊和安裝底座上,第一掛鉤穿過第一安裝孔并卡合在第一凹槽內,第二掛鉤依次穿過第二安裝孔和第二凹槽并勾住配重塊轉臂,它還包括安裝在第二凹槽內的鎖芯和設置在鎖芯外側的鎖芯安裝蓋,鎖芯安裝蓋與外把手的端部抵觸,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上下兩側均對稱設置有多對安裝底座限位凸臺,安裝底座限位凸臺與車門板的內壁抵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上下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一對第一卡扣和一對第二卡扣,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扣與第一卡槽卡接,第二卡扣與第二卡槽卡接。
優選地,安裝底座上還設置有帶有軸向導孔的導向柱,鎖芯上設置有螺孔,螺釘依次穿過軸向導孔和螺孔將鎖芯固定在安裝底座上,鎖芯安裝蓋卡設在鎖芯上。
進一步地,安裝底座的外側設置有兩個銷軸孔,空心轉軸套設在鉚釘上且位于兩個銷軸孔之間,配重塊轉臂與空心轉軸呈垂直布置,鉚釘穿過兩個銷軸孔與安裝底座鉚接。
更進一步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上下兩側各對稱設置有兩對安裝底座限位凸臺。
更進一步地,第一掛鉤的鉤頭中央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掛鉤凹槽,第一凹槽的內壁上設置有兩個凸臺,掛鉤凹槽與凸臺卡合。
更進一步地,第一安裝孔的外側設置有第一安裝墊片,第一安裝墊片上設置有第一卡舌和第一卡爪,安裝底座上設置有底座限位平臺,第一卡舌與第一安裝孔邊緣卡接,第一卡爪與底座限位平臺卡接。
更進一步地,第二安裝孔外側設置有第二安裝墊片,第二安裝墊片上設置有第二卡舌和第二卡爪,第二卡舌與第二安裝孔邊緣卡接,第二卡爪與第二卡槽卡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其一,安裝底座設置有一對第一卡扣和一對第二卡扣,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上下兩側均對稱設置有多對安裝底座限位凸臺,安裝底座通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安裝在車門板上,取消了傳統的螺釘固定安裝底座,另外,安裝底座限位凸臺與卡扣在垂直于車門板方向產生的高度差,限制了安裝底座在垂直于車門板方向上的串動;
其二,鎖芯蓋直接卡合在鎖芯上,然后再一并裝入第二凹槽內,通過第二凹槽限制鎖芯蓋向四周串動,取消了現有技術中鎖芯蓋與安裝底座配合的卡腳;
其三,螺釘穿過導向柱擰緊在鎖芯的螺紋孔中,鎖芯安裝蓋抵住外把手,起到限制外把手前后串動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車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安裝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5為圖3的右視圖;
圖6為圖3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3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安裝底座和配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外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11為鎖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第一安裝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第二安裝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328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放料閥
- 下一篇:用于聲學觸摸屏的簡化機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