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滾輪制造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32471.1 | 申請日: | 2015-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7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海若德·科斯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飛格立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L31/3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輪 制造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輪的制造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滾輪是一種常用的部件,廣泛用于各種移動機構,比如移動小車、電梯、扶梯中等。滾輪的精度影響到滾輪的工作性能、滾輪的加工效率影響到生產成本。有些滾輪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比如說明書附圖1和2所示的滾輪,該滾輪包括滾輪外圈21和滾輪內圈23,在所述滾輪外圈21與滾輪內圈23之間設置有中間支撐架22,中間支撐架22將所述滾輪外圈21與滾輪內圈23固定在一起。其中滾輪外圈21采用軟質的注塑材料制作,中間支撐架22采用硬度較大的注塑材料制作。該滾輪的滾輪外圈21的外圓尺寸公差要求達到±0.1mm,滾輪外圈21與滾輪內圈23的同軸度也有較高的要求。
針對如說明書附圖1和2所示的滾輪,普通的制造加工方法和用到的設備是單機分批生產,各工序獨立,即先成批次注塑生產出滾輪外圈21,然后將生產好的滾輪外圈21放在存儲區暫存,需要時進入下一個加工工序,即注塑加工中間支撐架22,把滾輪外圈21與滾輪內圈23固定在一起,最后再進行滾輪外圈21打磨。由于各個工序獨立進行,生產缺少連續性,完成一個批次的生產后才會進行下一個工序的生產,這樣就不能及時發現產品的質量問題。因為滾輪要在最后打磨完成后才能檢查出產品的質量問題,包括滾輪外圈21中是否有氣孔等缺陷。這樣就造成生產出的成批次的滾輪外圈21可能有大量的不良品,但是這些不良品又不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造成大量的半成品報廢,造成大量的浪費。
另外,放在存儲區暫存的滾輪外圈21在進行下一個工序的生產時,需要再次進行加熱才能進行注塑成型。因為注塑出的滾輪外圈21在存儲下降區存放時溫度已經下降,在進行中間支撐架22注塑時需要有個加溫過程,這樣就造成了多出一個加溫過程,浪費能源,降低工效??梢钥吹狡胀ǖ臐L輪制造加工方法和設備,容易造成半成品的大量報廢,廢品率高,增加生產成本,同時增加了半成品庫存、生產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生產環境艱苦,增加的滾輪外圈21加溫過程容易造成生產環境的溫度升高,同時需要的人力也多,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滾輪制造設備,該滾輪制造設備能夠實現滾輪加工過程中各個工序的連續性生產,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高,使用人力少,一人可以操作幾臺注塑機,減少了中間庫存環節,可以降低半成品庫存,減少資金占用,并且可以很快地生產出成品滾輪,及時發現成品的質量缺陷,避免大批量的產品質量問題,由于滾輪外圈和中間支撐架注塑加工的連續性,滾輪外圈的溫度得以保持,可以減少中間的滾輪外圈再加溫過程,縮減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源消耗,改善車間工作環境,更加節能環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滾輪制造設備,該設備包括第一注塑機和第二注塑機,所述第一注塑機與第二注塑機之間設置有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注塑機內設置有第一成型模芯,所述第二注塑機內設置有第二成型模芯,所述第二注塑機的外側設置有冷卻機構,所述第二注塑機與冷卻機構之間設置有第二傳送帶,所述冷卻機構的外側設置有打磨機。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機、第二注塑機、冷卻機構和打磨機成一直線排列。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送帶位于所述第一注塑機和第二注塑機的上方或側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傳送帶位于所述第二注塑機的上方或側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注塑機內設置有第一取料機構,所述第一取料機構靠近所述第一傳送帶的一端,所述第一取料機構上設置有用于從所述第一成型模芯處取料并將所取料放到所述第一傳送帶上的第一取料臂。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注塑機內設置有第二取料機構,所述第二取料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傳送帶與第二傳送帶之間,所述第二取料機構上設置有可以進行升降運動和旋轉運動以及水平移動的第二取料臂。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機構的外側設置有傾斜的滑板,所述滑板的頂端與所述冷卻機構的出料部位相接,所述滑板的底端與所述打磨機的入料部位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飛格立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飛格立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324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