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模組、液晶顯示模組和液晶顯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27573.4 | 申請日: | 2015-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455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肖士元;魏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 地址: | 2153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液晶顯示 液晶顯示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液晶顯示模組和液晶顯示器。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種圖像顯示設備,通常應用在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類產品上,液晶顯示器中的液晶顯示模組主要由液晶盒和背光模組組成。
圖1A為現有技術中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A所示,該背光模組由反射片10、下擴散片11、下棱鏡片12、上棱鏡片13和上擴散片14依次層疊組成,還包括光源15,設置在反射片10和下擴散片11之間。圖1B為現有技術中側光式背光模組的結構圖,除了包括依次層疊的反射片10、下擴散片11、下棱鏡片12、上棱鏡片13和上擴散片14之外,還包括導光板16,設置在反射片10和下擴散片11之間,以及光源17,設置在導光板16的側面。圖1C為圖1A和圖1B所示的兩種背光模組中上棱鏡片和下棱鏡片疊放的側視圖,如圖1C所示,上棱鏡13包括第一棱鏡膜18,以及設置在第一棱鏡膜18上的第一棱鏡結構19,下棱鏡片12包括第二棱鏡膜20,以及設置在第二棱鏡膜20上的第二棱鏡結構21;并且上棱鏡片13上的第一棱鏡結構19和下棱鏡片12上的第二棱鏡結構21均水平設置,且與上棱鏡片上的第一棱鏡膜18和下棱鏡片上的第二棱鏡膜20平行。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上述現有技術設計的背光模組,容易發生光通量損失,存在光學利用率低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液晶顯示模組和液晶顯示器,以提高背光模組的光學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依次層疊設置的反射片、下擴散片、下棱鏡片、上棱鏡片和上擴散片;
所述上棱鏡片包括第一棱鏡膜,以及覆蓋在所述第一棱鏡膜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一棱鏡結構,所述下棱鏡片包括第二棱鏡膜和覆蓋在所述第二棱鏡膜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二棱鏡結構;
其中,所述至少一條第一棱鏡結構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呈第一凹形弧,和/或,所述至少一條第二棱鏡結構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呈第二凹形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鏡膜上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呈第三凹形弧,和/或,所述第二棱鏡膜上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呈第四凹形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凹形弧與水平面的夾角α的范圍為0<α≤5°,所述第二凹形弧與水平面的夾角β的范圍為0<β≤5°,所述第三凹形弧與水平面的夾角γ的范圍為0<γ≤5°,所述第四凹形弧與水平面的夾角δ的范圍為0<δ≤5。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鏡結構和所述第二棱鏡結構的截面均為等腰三角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鏡結構的數目為大于或等于2條,所述第二棱鏡結構的數目為大于或等于2條。
進一步地,所述上棱鏡片和下棱鏡片的厚度L的范圍為0.05mm≤L≤1mm。
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光源,設置在反射片和下擴散片之間;
或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
導光板,設置在反射片和下擴散片之間;
光源,設置在所述導光板側面。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以及設置在所述背光模組上方的液晶盒。
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上述的液晶顯示模組,所述液晶顯示模組外側設置有膠框、背板和鈑金件,所述膠框圍繞所述液晶顯示模組一周設置,所述背板和鈑金件將所述膠框及所述液晶顯示模組封裝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液晶顯示模組和液晶顯示器,其中上棱鏡片包括第一棱鏡膜,以及覆蓋在所述第一棱鏡膜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一棱鏡結構,下棱鏡片包括第二棱鏡膜和覆蓋在所述第二棱鏡膜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二棱鏡結構。通過設置至少一條第一棱鏡結構的上表面沿第一方向呈第一凹形弧,和/或,設置至少一條第二棱鏡結構的上表面沿第二方向呈第二凹形弧,利用背光模組的上棱鏡片的第一凹形弧和/或下棱鏡片的第二凹形弧的表面聚光特性來減小液晶顯示模組的光通量損失,進而能夠提高液晶顯示器的光學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A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1B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側光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1C為現有技術中的上棱鏡片和下棱鏡片疊放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275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清潔能源供電的應急照明裝置
- 下一篇:一種聚乙烯排水管材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