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自動壓邊功能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18052.2 | 申請日: | 2015-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2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培杰;萬偉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力利模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22/22;B21D45/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華;陳麗霞 |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自動 功能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帶有自動壓邊功能的模具。
背景技術
在金屬材料的拉深過程中,起皺和拉裂是常見的兩種失效形式。起皺的原因是壓應力造成的失穩,而拉裂是拉應力過大超過強度所致。在領域內一般認為,防止起皺的最為有效的方式是在拉深過程中施加壓邊力,合理的壓邊力對于減小廢品率、提高工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增加壓邊力可有效降低工件的回彈率。但是,在普通的材料加工中,通常通過壓力機對模具增加壓邊力,進而作用在工件上,這種設計使壓力機的結構復雜且易損壞,因此,設計出一款可自行增加壓邊力的模具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普通模具不能對工件增加壓邊力的缺點,提供了帶有自動壓邊功能的模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帶有自動壓邊功能的模具,模具的側面設有壓邊槽,壓邊槽內豎直安裝有伸縮桿,伸縮桿包括電源、控制機構、內管和套設在內管外的外管,內管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鐵,外管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鐵,控制機構包括安裝在模具表面的壓力傳感器和與壓力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器,壓力傳感器感應模具是否受到壓力并發送壓力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壓力感應器發出的壓力信號并控制電源給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供電,內管和外管通過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之間的斥力使伸縮桿伸縮。通過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之間產生的斥力,使內管和外管相互排斥發生位移,內管伸出外管外,增加了伸縮桿的長度,可有效增加模具對工件的壓邊力,防止工件發生起皺和拉裂,此外,控制機構的設置保證了伸縮桿只有在模具工作時才伸長,這種設計節能省電且防止模具一直受伸縮桿的作用力而老化。
作為優選,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設有上扣件,下模具上設有與上扣件配合的下扣件。在需要長時間壓制工件時,只需對模具施加一個力,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扣合即可對工件進行加工,這種設計結構簡單,同時也節省了壓力機的電能。
作為優選,下模具上設有頂柱,頂柱的上表面與下模具的上表面契合,控制器控制頂柱上升頂出成型后的工件。在加工玩工件后,能通過頂柱頂出在下模具上的工件,方便操作人員拿取工件,結構簡單合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優選,壓邊槽內安裝有至少一個伸縮桿。通過多個伸縮桿可對工件均勻施加壓邊力,減小廢品率、提高工件質量。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模具上的伸縮桿可對工件增加壓邊力,防止工件發生起皺和拉裂,減小廢品率、提高工件質量;通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扣合結構可在沒有壓力機的情況下對工件進行加工;在工件完成加工后,下模具上的釘柱方便操作人員拿取工件,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模具、2—壓邊槽、3—伸縮桿、4—內管、5—外管、6—壓力傳感器、7—控制器、11—上模具、12—下模具、41—第一電磁鐵、51—第二電磁鐵、111—上扣件、121—下扣件、122—頂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力利模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力利模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180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頂塊的沖壓模具
- 下一篇:一種導電夾的無廢料全自動生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