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八角捏合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17648.0 | 申請日: | 2015-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04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斌 |
| 主分類號: | A23P20/25 | 分類號: | A23P20/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八角 捏合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八角捏合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在標準化和節省人工的需求下,機械化生產正在不斷地深入發展中。在肉燕生產中,燕皮需捏合以將餡料包納其中,實現捏合動作的機具是肉燕生產設備研究的一大重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包有餡料的面皮捏合起來的八角捏合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八角捏合模具,它包括內腔水平截面呈正八邊形的外模以及設于外模內腔中的內模;內模的外周與外模內腔周壁相吻合,內模中部開設有水平截面呈正八邊形的捏合通孔,捏合通孔的水平截面的中心和外模的內腔水平截面的中心相重合,且捏合通孔的各側壁與外模內腔的側壁相平行,內模沿捏合通孔各側壁的延伸線等分為八個內模片。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包餡、捏合都在同一臺機器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企業的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分離上側面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爆炸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內模片的運動規律圖。
其中(a)系內模片運動前的狀態
(b)系內模片運動過程中的狀態
(c)系內模片運動的最終狀態
標號說明:51外模、52內模片、53捏合通孔、54內模驅動件、55注餡孔、56導向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八角捏合模具的實施例示意圖。
一種八角捏合模具,它包括內腔水平截面呈正八邊形的外模51以及設于外模51內腔中的內模;內模的外周與外模51內腔周壁相吻合,內模中部開設有水平截面呈正八邊形的捏合通孔53,捏合通孔53的水平截面的中心和外模51的內腔水平截面的中心相重合,且捏合通孔53的各側壁與外模51內腔的側壁相平行,內模沿捏合通孔53各側壁的延伸線等分為八個內模片52。
采用八個內模片52所捏合出的肉燕形狀更加漂亮。
八個內模片52中相互對置的兩個內模片52上各固設有內模驅動件54,各內模驅動件54的運動方向和內模驅動件54所在內模片52銳角側貼靠的外模51內腔側壁延伸方向平行。
兩內模驅動件54的運動方向相反。
采用兩個內模驅動件54保證了八角捏合模具運行的動力,使得捏合通孔53開合的更加順暢,且捏合更加緊實。
外模51主要用來裝載內模并依靠其內腔壁對內模片52進行導向,使得內模有支撐的載體,內模的作用是捏合的關鍵。待捏合的燕皮嵌置入捏合通孔53內且包有餡料部分位于捏合通孔53下方,通過內模片52的運動實現肉燕的捏合。內模驅動件54的作用是用來帶動并控制內模片52的運動。
為了保證肉燕一體成型,故外模51設有上下貫通的注餡孔55,注餡孔55與捏合通孔53相連通,通過注餡孔55向燕皮內注入餡料,外模51側面設有容內模驅動件54穿出且滑動的導向滑槽56,用來引導內模片52的運動方向,進一步防止內模片52移動出現錯位。導向滑槽56可以設置在外模51的上側面、下側面或者旁側。
工作原理如下:
如圖4所示:首先保持內模片52處于初始狀態,中部的捏合通孔53空出,然后在捏合通孔53上放入肉燕皮,之后通過注餡槍或相應裝置向肉燕皮上注入餡料,并使帶有餡料的肉燕皮下移至捏合通孔53下方,而肉燕皮上未帶有肉燕或帶有少量肉燕的部分位于捏合通孔53處并在內模片52的推動下形成半收口狀,之后在內模驅動件繼續運動下,使得捏合通孔收緊,實現肉燕的收口捏合。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八角捏合模具不局限于肉燕捏合制作,還可以用于其它食品的捏合、密封或擠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斌,未經林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176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