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漿體管道濃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12944.1 | 申請日: | 2015-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880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迎春;田科;王平;王兆安;高笙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冶金礦業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45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濃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濃縮領域,特別涉及用于給水排水、環保、礦山尾礦、污泥脫水作業中的漿體管道濃縮機。
背景技術
面對國家礦山開發征地政策瓶頸,尾礦庫設計傾向于脫水干堆方案,以減少工農業征地的矛盾。任何形式的脫水設備,就作業率技術經濟的原則講,均要求礦漿脫水濃度在40%~60%之間。除精礦等比重較大的固體物外,底部排漿濃度很難達到上述要求。
一般情況下,給水排水水處理、環保水處理、化工、煤炭、食品及醫藥,冶金礦山都有脫水提取干固體工藝。先期普遍使用沉淀池沉降濃縮,底流排除礦漿濃度較低,而對脫水工藝而言,提高脫水設備效率的最好辦法是濃漿給入,同等條件可減少脫水機過濾脫水面積,增加掛漿濾餅厚度或減少掛漿時間。
國外對此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兩個,一是在沉淀池濃縮設備后在加一段濃縮池,即用兩段濃縮工藝來提高底流排礦濃度;二是對長距離輸送,采用制漿廠制漿,即設三個濃縮鋼罐,鋼罐中設攪拌機,分別輪流進行進漿、澄清濃縮(澄清液外排)和達標罐攪拌輸送至脫水車間。
國外做法合理性在于原礦品位較高,尾礦量相對較少,而我國原礦屬貧礦品位,其次國外礦山大而集中,我國礦山規模中小而多,故一般為減少建設投資,寧可稀漿濃縮,增加脫水設備面積,進行低效、高能耗工作。所以,根據國家“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政策,進行工藝改革成為必須之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漿體管道濃縮機,在工藝設備設置上對沉淀濃縮設備底流稀漿進一步濃縮,以滿足脫水設備高濃度給礦技術及經濟上的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漿體管道濃縮機,由進漿管、滲濾層、筒體、儲液室、排液管、螺旋輸送機以及排漿管組成,筒體設置在儲液室內,筒體外包覆滲濾層,筒體內設有螺旋輸送機,筒體兩端分別連接進漿管和排漿管,儲液室下部連接排液管。
所述的筒體軸線與水平方向成30°。
所述的螺旋輸送機機頭為電動渦輪減速機。
所述的滲濾層由鋼網外纏土工布構成。
所述的進漿管和排漿管相互平行。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系給水排水、環保、礦山尾礦、污泥脫水作業中的配套產品。管道濃縮機,可以在漿體輸送過程中提高漿體濃度,只需在輸送管中安裝此裝置,問題即可簡單解決。出漿濃度和輸送固體量均可按需調控。簡易可行,技術經濟較合理,對舊礦山脫水系統改造,社會意義較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漿管2-滲濾層3-筒體4-儲液室5-排液管6-螺旋輸送機7-排漿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漿體管道濃縮機,由進漿管1、滲濾層2、筒體3、儲液室4、排液管5、螺旋輸送機6以及排漿管7組成,筒體3設置在儲液室4內,筒體3的軸線與水平方向成30°。筒體3外包覆滲濾層2,滲濾層2由鋼網外纏土工布構成。筒體3內設有螺旋輸送機6,螺旋輸送機6機頭為電動渦輪減速機。筒體3兩端分別連接進漿管1和排漿管7,進漿管1和排漿管7相互平行。儲液室4下部連接排液管5。
本設備安裝在沉淀濃縮池底部排漿管道上,無需專用車間。低濃度礦漿由進漿管1進入筒體3,經滲濾層2過濾后,產生的濾液匯集進入儲液室4,而后經過排液管5排出。沉淀固體由螺旋輸送機6輸送至排漿管7處轉由水力輸送。低濃度漿體水平方向進入管道濃縮機,高濃度漿體水平方向排出。
排漿管尺寸以不沉淀的臨界流速選定,濃縮機過流管道以沉淀流速設計,增加了漿體在管道中的滯留時間。管道用鋼網外纏土工布滲水透水材料制成,產生的濾液匯集在最外層的儲液室中,用排液管加管道泵排除,排量可用閥門調節控制,以滿足所需漿體按設定濃度排出。沉淀固體由螺旋輸送機輸送至排出管處轉由水力輸送,輸送管尺寸按設計高濃度礦漿選定。螺旋輸送機機頭是電動渦輪減速機,系無級調速裝置,固體輸送量可變可調,以滿足工藝需求。
上面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對其進行等同變化和修飾,均在本專利技術保護方案的范疇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冶金礦業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冶金礦業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129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泥破解調理脫水干化系統
- 下一篇:一種污泥分離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