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線防脫結構及降噪控制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05477.X | 申請日: | 2015-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9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周堯;鄭玉林;吳海全;師瑞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冠旭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9 | 分類號: | H01R13/639;H01R13/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116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線 結構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連接線防脫結構及降噪控制盒。
背景技術
現有市面上的電子產品以及附屬電子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都包括殼體和與殼體內部的電子件電連接的連接線,例如用于耳機的降噪控制盒。其中,為防止連接線從殼體上脫出,需要在連接線與殼體的孔之間設置防脫擋套,該防脫擋套呈錐體狀,通過該錐體狀的防脫擋套抵接在孔上,并在連接線的內端套接一防脫銅環,這樣可以防止連接線從殼體上脫出。但當連接線受到外力拉扯時,防拉銅環直接抵接在防脫擋套的端面,由于防脫擋套為軟質結構,無法保證良好的抗拉力,容易因受力過大而導致整條連接線脫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電子產品上,并能夠增強連接線的抗拉力的連接線防脫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連接線防脫結構,包括殼體、連接線、防脫擋套和防脫銅環,所述殼體開設有供所述連接線穿設的穿孔,所述防脫擋套套接于所述連接線外并抵接于所述穿孔的孔緣,所述防脫擋套呈錐體狀且其直徑從所述殼體內朝向殼體外逐漸減小,所述防脫銅環套接于所述連接線并位于所述殼體內,其中,還包括硬質線卡槽,該硬質線卡槽開設有供所述連接線穿設的通孔且設置于所述防脫擋套和所述防脫銅環之間。
優選的,所述通孔為斜通孔并與所述穿孔形成一定的夾角α。
優選的,所述夾角α為13°~23°。
優選的,所述夾角α為18°。
優選的,所述硬質線卡槽靠近所述防脫銅環的端部設置有用于引導所述連接線的導線部。
優選的,所述防脫擋套位于所述殼體內的端部凸設有抵接在所述殼體內壁的環形擋圈。
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相互扣合的面蓋和底殼。
優選的,所述底殼內向上凸設形成有至少一個螺柱,所述面蓋對應所述螺柱的位置開設有至少一個螺孔,所述面蓋通過螺絲穿設所述螺孔與所述螺柱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硬質線卡槽靠近螺柱的一側開設U形槽,其中一所述螺柱容置于所述U形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連接線防脫結構,其中,在防脫擋套與防脫銅環之間設置一硬質卡線槽,且該卡線槽開設有供連接線穿過的通孔,安裝時,防脫擋套從直徑小的一端從殼體內部穿過殼體開設的穿孔,然后直至防脫擋套直徑較大的部位抵接在穿孔的孔周緣,然后將連接線穿過防脫擋套,接著穿過硬紙卡線槽開設的通孔,然后在將防脫銅環套接在連接線的外側,當連接線收到拉力時,防脫銅環抵接在硬質卡線槽的端面,硬質卡線槽質地較硬,能夠抵抗住作用在連接線上的拉力,避免連接線脫出,提高產品的安全使用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降噪控制盒,包括上述的連接線防脫結構和降噪處理組件,所述降噪處理組件設置于所述殼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降噪控制盒,由于使用了上述的連接線防脫結構,增強了連接線的抗拉力,當連接線受到外力作用時,連接線不易脫出,提高了降噪控制盒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線防脫結構的剖切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線防脫結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殼體11—面蓋12—底殼
20—連接線30—防脫擋套31—環形擋圈
40—防脫銅環50—硬質線卡槽51—通孔
52—導線部53—U形槽111—螺孔
112—螺絲121—螺柱122—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1~2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上時,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頂、底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冠旭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冠旭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054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