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05414.4 | 申請日: | 2015-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651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物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農業 聯網 試驗田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況監測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物聯網(IOT)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1995年,比爾·蓋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首次提及物聯網理念;2005年11月,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2009年8月,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到無錫視察,著重強調工業化和信息化建設,提出“感知中國”;2010年10月,中國“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發展下一代國家基礎設施,推進的應用。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物聯網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等十大領域重點部署。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
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包括大田和大棚等多種,而現有的農業物聯網對大田中的農作物環境完全進行監測,現有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難以調整,則大部分通過田中水的情況,來判斷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現有農業物聯網存在的應用范圍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擴大了監測面積,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包括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水速傳感器和現場遙測遙控主機,所述現場遙測遙控主機、路由設備、無線網絡、網關和遠程監控模塊依次信號連接,所述現場遙測遙控主機分別與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水速傳感器和現場控制模塊信號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遠程監控模塊包括智能判決模塊和人工決策模塊,所述智能判決模塊和人工決策模塊分別與控制模塊信號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監測大田中水份變化的情況,來判斷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并解決了農業物聯網對大田中的農作物生長不能進行監測,擴大了監測面積,可以通過智能決策模塊和人工調度兩種方式實現完備的農業物聯網指揮調度控制。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模塊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局部模塊圖;
圖中標號:1、現場遙測遙控主機;2、路由設備;3、無線網絡;4、網關;5、遠程監控模塊;6、水位傳感器;7、水溫傳感器;8、水速傳感器;9、現場控制模塊;10、智能判決模塊;11、人工決策模塊;12、開關控制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包括水位傳感器6、水溫傳感器7、水速傳感器8和現場遙測遙控主機1,現場遙測遙控主機1、路由設備2、無線網絡3、網關4和遠程監控模塊5依次信號連接,現場遙測遙控主機1分別與水位傳感器6、水溫傳感器7、水速傳感器8和現場控制模塊9信號連接。
遠程監控模塊5包括智能判決模塊10和人工決策模塊11,智能判決模塊10和人工決策模塊11分別與開關控制模塊12信號連接,可以通過智能決策模塊10和人工決策模塊11兩種方式實現完備的農業物聯網指揮調度控制。
具體的,通過水位傳感器6、水溫傳感器7、水速傳感器8到的現場信息傳遞達到現場遙測遙控主機1,現場遙測遙控主機1在將信息依次從路由設備2、無線網絡3、網關4和遠程監控模塊5進行傳遞,在通過智能決策模塊11和人工決策模塊12進行調整。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農業物聯網試驗田水況監測系統,通過監測大田中水份變化的情況,來判斷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并解決了農業物聯網對大田中的農作物生長不能進行監測,擴大了監測面積,可以通過智能決策模塊11和人工調度兩種方式實現完備的農業物聯網指揮調度控制。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物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物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054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