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靜電專用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9165.2 | 申請日: | 2015-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85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16 |
| 發明(設計)人: | 關長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立邦涂料(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18 | 分類號: | H01R4/18;H01R11/12;H01B7/00;H01B7/28;H01B7/18;H01B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30171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電 專用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線。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靜電專用線。
背景技術
對于化工行業來講,火災和爆炸是最為惡劣的安全事故,輕則財產損失,重則人員傷亡,由其帶來的不僅僅是短時間的驚嚇,也許是一輩子的傷痛。
所以,化工行業的安全問題絕不容忽視,其中就有一種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因素---靜電,最讓人害怕的,因為它看不見,摸不到,瞬間就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因此,消除靜電帶來的危害是化工行業當先要解決的問題,在有些的化工企業也豎起了“靜電線就是生命線的”標語,可見,消除靜電的危害是一個永遠不可松懈的課題
然而,原來使用導除靜電的是電線,是普通的銅的硬質電線,用在不發生彎折、活動頻率低的電路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如果作為需要頻繁折彎、扭曲、束起,還要抗擊意外拉力的情況下,那這種電線就存在著易斷且發現難、抗拉力差、不能多次折彎的缺陷,很容易會使危險存在而無法發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拉力高、容易發現缺陷的靜電專用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靜電專用線,包括由多股銅線纏繞而制成的內芯、透明塑料材質的外套管和金屬接線端子,所述內芯穿在外套管內且內芯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外側,所述接線端子的一端呈圓弧狀且開設有用于連接螺栓的孔,另一端設有用于夾緊外套管和內芯的夾子,位于所述外套管外側的內芯的一端向回彎曲成環狀并被所述夾子夾緊。采用上述結構后,連接時將螺栓穿過孔與釋放靜電的金屬物體連接,這樣接線端子就將內芯壓緊在接觸面上。由于內芯的端部形成圓環狀且被壓緊在接觸面上,就大大提高了連接的穩定性,不易拉斷。
優選地,所述內芯的外徑為4.7mm,所述外套管的內徑為5mm。
優選地,所述接線端子的材料為銅或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用多股細銅線代替硬質電線,增加柔韌性,提高耐折彎性,用透明外套管代替膠質線皮,提高了耐腐蝕性,不易斷裂,而且當內部線斷裂時容易發現。同時多股細銅線和外套管的耐拉力強,不容易拉斷,提高了實用性和安全性。接線端子壓緊外套管和內芯的接線方式使連接端更牢固,不易折斷,提高了安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進行表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靜電專用線,包括由多股細銅線纏繞制成的直徑為4.7mm的內芯1、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內徑為5mm的外套管2和由銅或鋁制成的接線端子3。內芯1穿在外套管2的內部,內芯1的一端位于外套管2的外側,接線端子3的一端為圓弧狀并在靠近邊緣處開設有一孔31,另一端設有向回彎折的夾子32,位于外套管2外側的內芯1的一端向回彎曲成圓環狀與接線端子3連接,夾子32的一端夾緊穿有內芯1的外套管2,另一端夾緊內芯1。安裝時,將螺栓穿過孔31與釋放靜電的金屬物體連接,這樣接線端子3就將內芯1壓緊在接觸面上。由于內芯1的端部形成圓環狀且被壓緊在接觸面上,就大大提高了連接的穩定性,不易拉斷。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立邦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未經立邦涂料(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91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