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4770.0 | 申請日: | 2015-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912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頡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朗迪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5/04 | 分類號: | B01D15/0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孫萬玲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粒子 電解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
背景技術
納米分散液是指粒徑在納米級范圍的粒子在液體中的分散體系。在納米粒子制作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各種電解質,由于納米粒子尺寸很小,傳統的去電解質的方法,如沉淀、離心分離等無法使電解質與納米粒子分離,這將嚴重影響到納米粒子的性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裝置可用于納米分散液的去電解質。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其利用第二容器中的離子交換樹脂去除電解質,并從下部將去除了電解質的分散液排出并收集,此裝置能夠高效去除電解質,且結構簡單,易操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包括用于盛裝納米分散液的第一容器、用于盛裝離子交換樹脂的第二容器、將所述的納米分散液從所述的第一容器移至所述的第二容器的水泵,所述的第二容器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進液口位于離子交換樹脂的上方,所述的出液口位于離子交換樹脂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的水泵的進液端、出液端分別連接設置有第一管體、第二管體,所述的第一管體延伸至所述的第一容器中,所述的第二管體延伸至所述的第二容器中。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容器內設置有液體分散部件,該液體分散部件位于所述的離子交換樹脂的上方。
再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液體分散部件為一個沿水平方向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容器內的分布板,所述的分布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出液孔。
再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液體分散部件為一個與所述的第二管體相貫通連接的蓮蓬頭。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容器內設置有攪拌器。
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容器由耐腐蝕材質制成。
優選地,所述的離子交換樹脂為陰離子交換樹脂或陽離子交換樹脂。
優選地,所述的水泵選用蠕動泵。
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容器為圓柱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設計中納米分散液在流經第二容器中的離子交換樹脂的過程中,進行離子交換,將電解質中的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中,流出第二容器后即為去除了電解質的納米分散液,該裝置的結構簡單,易操作,且去除效率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施例的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0、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水泵;301、第一管體;302、第二管體;40、離子交換樹脂;50、第三容器;60、液體分散部件;70、攪拌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詳細描述:
如附圖1所示,一種納米粒子去電解質裝置,包括用于盛裝納米分散液的第一容器10、用于盛裝離子交換樹脂40的第二容器20、將所述的納米分散液從所述的第一容器10移至所述的第二容器20的水泵30,所述的第二容器20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進液口位于離子交換樹脂40的上方,所述的出液口位于離子交換樹脂40的下方;其中,所述的水泵30的進液端、出液端分別連接設置有第一管體301、第二管體302,所述的第一管體301延伸至所述的第一容器10中,所述的第二管體302延伸至所述的第二容器20中,所述的第二容,20內設置有液體分散部件60,該液體分散部件60位于所述的離子交換樹脂40的上方,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液體分散部件60為一個與所述的第二管體302相貫通連接的蓮蓬頭,這樣,在蓮蓬頭的作用下,納米分散液能夠充分與離子交換樹脂40接觸,保證效率;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的液體分散部件60也可以為一個沿水平方向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容器20內的分布板,該分布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出液孔,同樣,起到使納米分散液充分與離子交換樹脂40接觸的作用;另外,在所述的第一容器10內設置有攪拌器70,能夠實時對納米分散液進行攪動;所述的第二容器20由耐腐蝕材質制成,如玻璃、塑料、不銹鋼等;所述的離子交換樹脂40為陰離子交換樹脂40或陽離子交換樹脂40;所述的水泵30選用蠕動泵,以便使納米分散液充分與第二容器20中的離子交換樹脂40接觸,提高去除電解質的效率;所述的第二容器20為圓柱筒,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容器20也可以選用四棱柱筒狀等,而第一容器10和第三容器50采用上部敞口的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朗迪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朗迪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47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