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以氨基酸I母液為原料生產組氨酸粗品的新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4580.9 | 申請日: | 2015-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241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士安;薄元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漢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33/64 | 分類號: | C07D233/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基酸 母液 原料 生產 組氨酸 新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氨基酸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以氨基酸I母液為原料生產組氨酸粗品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組氨酸,外觀為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稍有苦味,溶于水,極難溶于乙醇,組氨酸是一種人類必需的氨基酸,存在于香蕉、葡萄、肉類、禽畜、牛奶以及奶類制品中,組氨酸也存在于綠色蔬菜中,不過含量較少。組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組成人體蛋白質的21種氨基酸之一。組氨酸用途廣泛,在醫藥上是氨基酸輸液及綜合氨基酸制劑的主要成分,用于治療胃潰瘍,貧血及心絞痛、主動脈炎、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統疾患;亦可用作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組氨酸可從豬血、牛血、脫脂大豆的水解產物中提取;工業上的生產方法有直接發酵法、蛋白質水解法。本實用新型裝置是以一種副產的方法來生產組氨酸,以氨基酸I母液、鹽酸、氫氧化鈉、陽離子樹脂、乙醇、水為原料,(氨基酸I母液是水解羽毛生產氨基酸的中間產物,含天門冬氨酸2.49%、谷氨酸3.21%、精氨酸1.54%、組氨酸0.17%及其它氨基酸。)通過氨基酸I母液濃縮、過濾、靜置、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濃縮等一系列工藝來制取組氨酸粗品,雖然在氨基酸I母液中組氨酸的含量偏低,但其價格昂貴,同時在生產過程是通過一個系統的提取方法提取多種氨基酸,因此組氨酸的生產成本較低,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了一種以氨基酸I母液為原料生產組氨酸粗品的新型裝置,該裝置以濃縮釜、過濾機、第一攪拌罐、第二攪拌罐、陽離子交換樹脂罐、儲藏罐為設備,以氨基酸I母液、鹽酸、氫氧化鈉、陽離子樹脂、乙醇、水為原料來生產組氨酸粗品。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以氨基酸I母液為原料生產組氨酸粗品的新型裝置,包括:濃縮釜1、過濾機2、第一攪拌罐3、第二攪拌罐4、陽離子交換樹脂罐5、儲藏罐6;濃縮釜1上設有第一原料進口7,濃縮釜1和過濾機2間設有第一料漿泵和管道8,過濾機2上設有雜質出口9,過濾機2和第一攪拌罐3間設有第二料漿泵和管道10,第一攪拌罐3上設有固體出口11,第一攪拌罐3和第二攪拌罐4間設有第三料漿泵和管道12,第二攪拌罐4上設有第二原料進口13,第二攪拌罐4和陽離子交換樹脂罐5間設有第四料漿泵和管道14,陽離子交換樹脂罐5設有第三原料進口15、精氨酸出口16,陽離子交換樹脂罐5和儲藏罐6間設有第五料漿泵和管道17,陽離子交換樹脂罐5和濃縮釜1間設有第六料漿泵和管道18,濃縮釜1設有產品出口19。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料漿泵為不銹鋼料漿泵,對應的管道為聚乙烯管道,第五料漿泵為雙向傳輸。
所述的濃縮釜為3噸級,陶瓷內膽。
所述的陽離子交換樹脂罐為3噸級,陶瓷內膽,內置陽離子交換樹脂柱26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以氨基酸I母液為原料生產組氨酸粗品的新型裝置,該裝置使用通用設備組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反應條件溫和、無污染廢棄物排放,產品組氨酸用途廣泛,在醫藥上是氨基酸輸液及綜合氨基酸制劑的主要成分,亦可用作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
附圖說明:
如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工藝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使用該機械裝置生產組氨酸最佳實施例的具體內容:
實施例:
1.將氨基酸I母液通過設置于濃縮罐1上的第一原料進口7送入濃縮罐1內,控制溫度在90℃時進行濃縮,濃縮時間為6-8小時,濃縮至24°Bé時停止,隨即將濃縮液通過設置于濃縮釜1和過濾機2間的第一料漿泵和管道8送入過濾機2過濾,過濾的目的是除雜,雜質部分即固體部分通過設置于過濾機2上的雜質出口9排出回收,液體部分通過設置于過濾機2和第一攪拌罐3間的第二料漿泵和管道10送入第一攪拌罐3,靜置24小時后發生沉淀,將液體部分通過設置于第一攪拌罐3和第二攪拌罐4間的第三料漿泵和管道12送入第二攪拌罐4,得到的沉淀物通過設置于第一攪拌罐3上的固體出口11排出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漢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漢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45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