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利用式丙酮冷凝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3815.2 | 申請日: | 2015-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731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堅強;喬一鵬;羅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市恒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 地址: | 244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利用 丙酮 冷凝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凝器,尤其涉及列管式冷凝器。
背景技術
異佛爾酮生產過程中有一定量的丙酮需要回收再利用,而這部分丙酮主要以混合氣體存在(其中含氮氣3-5%;其它不凝氣體約8-10%),溫度在40-45℃,現采取的回收方法為冷凝器冷凝回收。即丙酮混合氣進入冷凝器經冷卻水冷卻后,冷凝下來的液體經出液口流至丙酮貯罐供生產使用,其它含氮和不凝氣體進入尾氣處理系統處理后排放。在實際生產使用中,經常發現尾氣排放系統夾帶有大量的丙酮排放。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冷凝下來的液體丙酮在進入丙酮貯罐的同時有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帶入,隨著貯罐液位升高,這部分混合氣體因無法排出致使貯罐壓力升高,由此造成出液口管道阻力增大,加之出液口管徑偏小,冷凝下來的丙酮不能及時移走,導致冷凝器液位升高,冷卻面積減小,一部分沒有冷凝下來的氣相丙酮隨著尾氣一起進入排放處理系統。而易燃、易揮發,化學性質較活潑,如果直接隨尾氣排放不但降低了丙酮利用率,也造成污染,影響公眾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丙酮利用冷凝器冷卻時會產生氣相丙酮隨著尾氣一起進入排放處理系統,導致降低了丙酮利用率,也造成污染,影響公眾安全,為此提供一種循環利用式丙酮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循環利用式丙酮冷凝器,它包括冷凝器本體、冷卻水進口、冷卻水出口、尾氣排放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固接有同心設置的內管道和外管道,所述內管道一端和冷凝器本體連通,另一端和外界連通,所述外管道長度小于內管道的長度,外管道一端與冷凝器本體固接,另一端設有將外管道和外界隔斷的堵頭,所述內管道的上表面沿內管道長度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內管道上通孔分布區域位于內管道的中部,且通孔分布區域所占內管道的長度為內管道總長度的1/4。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從出液口排出的丙酮包括氣相態和液相態,都流入內管道內,液相態的丙酮直接從內管道排入丙酮貯罐收集,氣相態的丙酮從內管上的通孔進入外管道內,再從外管道內回到內管道內,期間氣相態的丙酮經過充分冷卻,變為液相態,完成對丙酮的完全液化,提高了丙酮收集和利用效率,避免氣相態的丙酮從排放處理口排走,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中,1、冷凝器本體,2、冷卻水進口,3、冷卻水出口,4、尾氣排放口,5、出液口,6、內管道,7、外管道,8、堵頭,9、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冷凝器本體1、冷卻水進口2、冷卻水出口3、尾氣排放口4和出液口5,所述出液口固接有同心設置的內管道6和外管道7,所述內管道一端和冷凝器本體連通,另一端和外界連通,所述外管道長度小于內管道的長度,外管道一端與冷凝器本體固接,另一端設有將外管道和外界隔斷的堵頭8,所述內管道的上表面沿內管道長度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9。
內管道和外界連通的一端與丙酮貯罐相連通,對液相態的丙酮進行回收儲存,內管道和外管道之間只通過通孔連通,通孔可以在內管道上表面的長度方向呈矩形排列分布或是扇形分布、圓形分布等等。當氣液混合態的丙酮從出液口涌入內管道后,液相態的丙酮直接從內管道排入丙酮貯罐內,期間氣態的丙酮從通孔內逸入外管道內,由于外管道兩端都被封死,氣態的丙酮月外管道內壁接觸冷凝化為液相態的丙酮,再從通孔內流回內管道,完成對丙酮的二次冷凝,從而提高丙酮回收率,也降低污染排放。
為了使丙酮二次冷凝的效果最好,可以使內管道上通孔分布區域位于內管道的中部,且通孔分布區域所占內管道的長度為內管道總長度的1/4。這樣保證經過外管道冷凝的丙酮從通孔分布區域的兩側流回內管道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市恒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銅陵市恒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38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