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有效
申請號: | 201520693669.3 | 申請日: | 2015-09-09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59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發明(設計)人: | 張迎春;王紅立;薛海霞;李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32B17/02;B32B17/10;B32B5/02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春;喬玉萍 |
地址: | 4501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包圍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工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
背景技術
汽車大包圍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大包圍,汽車大包圍外板與型材通過粘接膠連接在一起,周邊用填縫膠填充。傳統采用金屬、熱固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或塑料。金屬比重較大,會增加油耗,進一步會造成環境污染,汽車輕量化材料已成為趨勢;熱固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比重為1.8-2.0,由于不可回收,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從長遠看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塑料強度不足,易變形,易斷裂。本發明采用編織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比重約為1.1,質輕環保,可有效解決現存在的熱塑性塑料及非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不足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該片材質輕環保,可有效解決現存在的熱塑性塑料及非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不足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包括基體樹脂與玻璃纖維層,基體樹脂與玻璃纖維層合為一體,玻璃纖維層上涂布有基體樹脂;所述玻璃纖維層包括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均有3000~5000根玻璃纖維絲捻合而成。
根據上述的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還包括加強層,加強層設置在玻璃纖維層的上下兩側,加強層上夜涂布有基體樹脂,所述加強層包括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均有3000~12000根碳纖維絲捻合而成。
所述玻璃纖維絲直徑為10~25μm。
所述碳纖維絲平均纖維徑為5~8μm,碳纖維單束直徑為0.3~0.7mm。
所述加強層的網孔尺寸是玻璃纖維層的網孔尺寸的3~5倍。
所述基體樹脂為熱塑性樹脂。
所述熱塑性樹脂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甲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包括基體樹脂與玻璃纖維層,基體樹脂與玻璃纖維層合為一體,玻璃纖維層上涂布有基體樹脂;所述玻璃纖維層包括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均有3000~5000根玻璃纖維絲捻合而成。由于玻璃纖維層采用網狀結構,可以提高片材的抗斷裂能力,覆模性好。
2.本實用新型結構還包括加強層,加強層設置在玻璃纖維層的上下兩側,所述加強層包括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均有3000~12000根碳纖維絲捻合而成。該結構提高了汽車大包圍成型的表面平整性,并且提高了整個產品的強度。
3.本實用新型片材可以直接裁剪使用,強度高且韌性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所示,一種汽車大包圍用復合片材,包括基體樹脂1、玻璃纖維層2和加強層3,基體樹脂1與玻璃纖維層2合為一體,在玻璃纖維層2的上下兩側設有加強層3,玻璃纖維層2和加強層3上均涂布有基體樹脂1;所述玻璃纖維層2包括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玻璃纖維束與緯向玻璃纖維束均有3000~5000根玻璃纖維絲捻合而成;所述加強層3包括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相互交叉成網狀,經向碳纖維束與緯向碳纖維束均有3000~12000根碳纖維絲捻合而成;其中,所述玻璃纖維絲直徑為10~25μm,碳纖維絲平均纖維徑為5~8μm,碳纖維單束直徑為0.3~0.7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36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