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支架現澆梁施工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3614.2 | 申請日: | 2015-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26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潔;梅魁;石戰峰;孟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2005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架 現澆梁 施工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架現澆梁施工工裝。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道路交通從平面向立體空間發展形成較多種形式的立交橋,立交橋不但是城市道路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城市重要的景觀組成部分,這就對立交橋設計施工提出較高的景觀要求,立交橋極其附屬匝道橋考慮交通功能結合景觀要求,多通過半徑大小多變的曲線實現順接滿足交通功能的同時有較好的景觀效果,但在立交橋過程中,傳統的工法是采用在施工部位裁剪安裝木模或分塊鋼模,需投入較多的人工,消耗較多工時,且施工效率低、循環周期長,造成資源閑置、工期損失、效益流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支架現澆梁施工工裝,解決了澆梁施工過程線型控制難、模板利用率低、拆裝工作量大的問題,具有施工安全、質量高、進度快、效益高的特點,且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便于加工和維護。
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設置在支架現澆梁兩側的弧形面板模板,所述弧形面板模板經方木背肋連接定位支撐架,所述定位支撐架包括底座,底座經內支撐連接冷彎弧形鋼管,所述內支撐上設有縱向連接桿件和縱橫向連接扣緊裝置,所述底座上下兩端設有上下對拉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減少施工人工工作量,提高模板安裝精度,將現澆梁的外側模,固定在定位支撐架上,減少側模加固工作量,整體吊裝,有效的減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模板安裝精度;
2)提高梁體線型控制精度,通過定位支撐架單個單元或多個單端元組合,適應不同曲線半徑的梁體線型要求,確保梁體線型精確可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裝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裝置中定位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裝置單個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裝置組合單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裝置包括設置在支架現澆梁兩側的弧形面板模板1,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弧形面板模板1經方木背肋2連接定位支撐架3,所述定位支撐架3包括底座5,底座5經內支撐6連接冷彎弧形鋼管4,所述內支撐6上設有縱向連接桿件8和縱橫向連接扣緊裝置9,所述底座5上下兩端設有上下對拉裝置7。
所述弧形面板模板1使用鐵釘釘在方木背肋2上,所述方木背肋2使用鐵絲捆扎定位支撐架3上,如圖1所示。
所述若干個定位支撐架3可串聯連接,作為組合單元使用,如圖4所示。
實施例
本裝置包括弧形面板模板1,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弧形面板模板1使用鐵釘釘在方木背肋2上,方木背肋2使用鐵絲捆扎定位支撐架3上、定位支撐架3的部件包括冷彎弧形鋼管4、底座5、內支撐6、上下對拉裝置7、縱向連接桿件8、縱橫向連接扣緊裝置9。
定位支撐架3可單獨作為單個單元使用,或若干個定位支撐架3串聯連接作為組合單元使用期。
1結構
根據設計圖紙中關于現澆梁外側結構線型結構數據,使用Φ48×3.5mm鋼管冷彎成與梁體外側結構吻合的線型,同時考慮預留側模及背肋的位置。支撐架底部采用I10工字鋼作為支撐架底座便于安放在支架上。預彎成型后,在支撐架內部使用Φ25鋼筋做扇形支撐加固支撐架確保結構穩定性。在支撐架按照支架橫橋向的步距安放在支架的分配量上,如支架上分配梁為方木可采用鐵絲捆扎加固,如上分配梁為型鋼可采用局部點焊加固。推薦使用上分配梁為型鋼點焊加固的方法。支撐架在支架上定位完成后開始安裝10×10cm方木縱向背肋,背肋間距10cm,使用鐵絲捆扎在支撐架上。縱向背肋安裝完成后,在背肋上安裝弧形面板,弧形面板采用1cm厚竹膠板,要求竹膠板在確保剛度的情況下有一定的韌性,便于彎成弧形面板。弧形面板使用鐵釘釘在縱向背肋上。支撐架面板安裝完成后,精確定位,拉緊頂板及底板貫通拉桿緊固。進入梁體鋼筋安裝內模加固工序。
2使用方法
(1)將定位支撐架安裝在支架分配梁上。
(2)依據定位支撐架安裝縱向背肋。
(3)在縱向背肋上安裝弧形面板。
(4)安裝縱橋向連接桿,連接桿與支撐架內支撐使用扣件連接。
(5)拉緊上下拉桿。
(6)澆筑完成后松開上下拉桿,分單元或多個單元組合拆卸吊裝至下一工作面。
(7)重復(1)~(6)循環施工。
3使用注意事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36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