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91841.1 | 申請日: | 2015-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486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志超;顧峰瑋;吳峰;吳朋來;施莉麗;徐弘博;陳有慶;游兆延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B43/00 | 分類號: | A01B4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1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耙齒式殘膜 回收 機脫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去塑料殘膜的機構,尤其是一種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膜覆蓋栽培具有增溫、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抑制雜草生長、減輕病害、使農作物提早種植、增加農作物產量等特點,自20世紀70年代引進以來,廣泛地應用于蔬菜、棉花、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的栽培中。但是,農用塑料薄膜多為聚乙烯烴類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極難降解,田間殘膜大量累積,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對生態環境、土壤結構、作物生長發育以及機具在田間的作業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
為解決田間殘膜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期即開展了殘膜回收機具的研制工作。其中,耙齒殘膜回收機回收效果較好,在拖拉機帶動耙齒殘膜回收機具工作時,由多排弧形勾膜齒將殘膜及其雜物摟集,待勾膜部件上堆積一定含雜物的殘膜后將勾膜部件上的殘膜及雜物清除。
目前,清除勾膜部件上的殘膜及雜物的方式有:①停機,由人手將齒上的殘膜及雜物摟出;②手搖桿或機動驅動桿轉動清膜機構(參見申請號為201410229064.9、201220390588.2的中國專利文獻),帶動桿狀清膜齒將齒上的殘膜及雜物清除。人工或手搖桿脫膜省時省力,降低了整機作業效率,增加了作業強度;桿狀清膜齒呈懸臂狀,阻力臂遠大于動力臂,脫膜力度不夠,不能將膜及雜物清除得徹底、完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脫膜問題,提出一種能夠機動卸膜且卸膜徹底、完整的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裝置的基本技術方案為:包括固定在機架上與前進方向垂直的橫向耙齒架,所述耙齒架上固定間隔分布的耙齒,所述耙齒架的兩側分別裝有驅動裝置帶動的刮板脫膜機構,所述刮板脫膜機構由相互平行的鉸接桿和轉軸桿以及間隔固定在鉸接桿和轉軸桿之間的刮板構成,所述刮板的寬度與耙齒的間距相配;所述鉸接桿鉸支在耙齒架前進方向兩側的機架上并與耙齒架平行,所述驅動裝置為缸體鉸支在機架上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外端與短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短連桿的另一端與轉軸桿鉸接;所述活塞桿具有對應刮板收回至耙齒上端以及刮板一側脫出耙齒的兩極限位置。
工作時,當刮板處于收歸位置時,耙齒在前行過程中將殘膜勾住收集;待耙齒勾膜堆積一定含雜物的殘膜后,液壓缸工作,通過活塞桿推動刮板繞鉸接桿旋轉,與耙齒相對轉動,使纏繞在耙齒上的殘膜逐漸脫出耙齒,直至殘膜完全與耙齒脫離。之后刮板歸位,繼續耙齒前行勾膜作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克服了懸臂脫膜結構的缺點,不僅剛性好,而且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脫膜力度大,卸膜徹底。
考慮到耙齒易彎曲變形、間距易發生改變的現實問題,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刮板的截面呈凹形,所述凹形的開口方向與耙齒的出口方向相反。這樣,當刮板平面完全脫出耙齒從而徹底卸膜時,刮板的兩折邊仍位于耙齒間隔內,因此保證了刮板得以順利歸位,不會因耙齒彎曲變形而被卡住,巧妙解決了脫膜后歸位受阻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實施例中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刮板裝置軸測圖。
圖3是圖1實施例的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完成時的測面圖。
圖中,1-牽引架;2-機架;3-連接板;4-支架;5-耙齒;6-螺釘;7-脫膜刮板裝置;8-液壓驅動裝置;9-驅動連接方管;10-液壓固定架;11-鉸接桿;12-凹形板;13-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耙齒式殘膜回收機脫膜裝置整機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三排與前進方向垂直的橫向耙齒架2,各耙齒架2兩端固連的垂向立柱1-1,同側的垂向立柱1-1上端固連梁架1-2,前耙齒架2中部固定人字形牽引架1-3,該牽引架1-3通過連梁1-4與后耙齒架中部的人字形撐架1-5固連,構成整體機架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18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力發電機組塔架的構建方法及風力發電機組塔架
- 下一篇:防靜電通路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