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智能污泥濾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691297.0 | 申請日: | 2015-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1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建華;薛惠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亮慧環(huán)保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B01D24/40;B01D24/48;B01D24/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聶啟新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智能 污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污泥濾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和生活產生了大量的廢水,水是不可再生資源,地球表面雖然70%的面積被水覆蓋,但是真正能共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卻十分有限,據報道,全世界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水危機”,其實,人類不是真正的缺水,只是缺少能夠人類使用的健康的水資源,尤其是工業(yè)生產產生的廢水,由于其中常常含有重金屬及其他有機物,直接排放還會造成重大污染。因此,對工業(yè)產生的廢水進行后處理,避免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污泥濾床是對污泥進行過濾處理的設備。現有技術中,污泥濾床的進泥管道及布水管到容易堵塞,床體底部設置的攪拌器,其攪拌效果不佳,能耗較大,單純的攪拌不利于污泥的輸出。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新型智能污泥濾床,其采用循環(huán)輸送結構,可有效地防止管道堵塞,采用雙重螺旋攪拌輸送,便于污泥的輸出和過濾。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新型智能污泥濾床,包括濾床本體,濾床本體的內腔中安裝有填料盤,其內腔的兩側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與濾床本體的內壁間形成進料通道及出料通道,濾床本體的底部設置攪拌裝置,所述進料通道與出料通道之間設置有循環(huán)輸送裝置,所述循環(huán)輸送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通道與出料通道之間的汽水混合器,汽水混合器與蒸汽儲存罐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螺旋輸送軸及下螺旋輸送軸,上螺旋輸送軸與上驅動電機連接,下螺旋輸送軸與下驅動電機連接,上螺旋輸送軸的旋轉方向與下螺旋輸送軸的旋轉方向相反,上驅動電機與下驅動電機分居于濾床本體的兩側;所述出料通道中安裝有出料壓力檢測器,出料壓力檢測器通過第一控制器與上驅動電機連接;所述進料通道中安裝有進料壓力檢測器,進料壓力檢測器通過第二控制器與下驅動電機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出料通道的底部設置有引水口,所述引水口通過管道與汽水混合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采用循環(huán)蒸汽增壓結構,避免進料與出料通道的堵塞;設置雙重螺旋軸攪拌輸送結構,大大提高了攪拌效果,提高輸送壓力,進一步避免管道的堵塞,提高濾床的過濾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濾床本體;2、填料盤;3、隔板;4、進料通道;5、出料通道;51、引水口;6、汽水混合器;7、蒸汽儲存罐;8、上螺旋輸送軸;9、下螺旋輸送軸;10、上驅動電機;11、下驅動電機;12、出料壓力檢測器;13、第一控制器;14、進料壓力檢測器;15、第二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新型智能污泥濾床,包括濾床本體1,濾床本體1的內腔中安裝有填料盤2,其內腔的兩側設置有隔板3,隔板3與濾床本體1的內壁間形成進料通道4及出料通道5,濾床本體1的底部設置攪拌裝置,進料通道4與出料通道5之間設置有循環(huán)輸送裝置,循環(huán)輸送裝置包括連接于進料通道4與出料通道5之間的汽水混合器6,汽水混合器6與蒸汽儲存罐7連接;攪拌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螺旋輸送軸8及下螺旋輸送軸9,上螺旋輸送軸8與上驅動電機10連接,下螺旋輸送軸9與下驅動電機11連接,上螺旋輸送軸8的旋轉方向與下螺旋輸送軸9的旋轉方向相反,上驅動電機10與下驅動電機11分居于濾床本體1的兩側。出料通道5中安裝有出料壓力檢測器12,出料壓力檢測器12檢測出料通道5中的出料壓力,并將壓力信號輸送至第一控制器13,第一控制器13根據壓力信號控制上驅動電機10的轉速,從而實現出料壓力的實時調節(jié),防止出料管道5堵塞;所述進料通道4中安裝有進料壓力檢測器14,進料壓力檢測器14通過第二控制器15與下驅動電機11連接,同理,進料壓力檢測器14檢測進料通道4中的出料壓力,并將壓力信號輸送至第二控制器15,第二控制器15根據壓力信號控制下驅動電機11的轉速,從而實現進料壓力的實時調節(jié),防止進料通道4堵塞。
出料通道5的底部設置有引水口51,引水口51通過管道與汽水混合器6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循環(huán)蒸汽增壓結構,避免進料與出料通道的堵塞;設置雙重螺旋軸攪拌輸送結構,大大提高了攪拌效果,提高輸送壓力,進一步避免管道的堵塞,提高濾床的過濾效率。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亮慧環(huán)保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亮慧環(huán)保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912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