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轉子電動驅動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85317.3 | 申請日: | 2015-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445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尚志;嚴偉;季敏;何晨;孟龍燦;黃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7/00 | 分類號: | B60K7/00;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凱 |
| 地址: | 23005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子 電動 驅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轉子電動驅動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純電動車的驅動形式有以下兩種:一、采用傳動軸連接驅動橋的傳動形式,此時,驅動電機需要柔性連接到車輛底架,傳動軸要有足夠長度滿足傳動強度、上下擺動伸縮以及萬向連接,占用空間大;二、采用電動驅動橋的傳動形式,在電動驅動橋左、右輪鼓處,各布置一個驅動電機,分別驅動左、右輪鼓旋轉,具有結構復雜、電機散熱性差、價格昂貴和維修不便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轉子電動驅動橋,該驅動橋能夠消除現有純電動車驅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散熱性好、成本低等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轉子電動驅動橋,包括雙轉子驅動電機以及對稱設置在雙轉子驅動電機左右兩側的左輪驅動機構和右輪驅動機構;所述左輪驅動機構包括依次設置的左行星減速裝置、左C形支架裝置、左輪轂制動器總成以及設置在左C形支架裝置上方的左制動氣室與左制動調整臂;所述右輪驅動機構包括依次設置的右行星減速裝置、右C形支架裝置、右輪轂制動器總成以及設置在右C形支架裝置上方的右制動氣室與右制動調整臂。
所述雙轉子驅動電機包括定子、設置在定子端部的電纜、嵌入設置在定子內部左右兩端的左轉子與右轉子、貫穿安裝在左轉子中間的左輸出軸、套設在左輸出軸內端外側的左嚙合齒輪、貫穿安裝在右轉子中間的右輸出軸、套設在右輸出軸內端外側的右嚙合齒輪以及與左嚙合齒輪相嚙合的嚙合分離機構;所述定子、左轉子和右轉子同心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左行星減速裝置和右行星減速裝置的結構相同,均包括齒圈、太陽輪、若干個行星輪、行星齒輪軸和行星架。左行星減速裝置和右行星減速裝置的作用為減速增扭。
進一步的,所述雙轉子驅動電機還包括機殼以及設置在機殼上的左冷卻水道與右冷卻水道。
進一步的,所述嚙合分離機構包括嚙合套、連接在嚙合套外側的撥叉、貫穿安裝在撥叉端部的分離軸以及與分離軸端部相連的轉動擺臂。
進一步的,所述左輸出軸外側套設有左輸出軸軸套;所述左嚙合齒輪與左輸出軸軸套相連。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端能夠獨立輸出動力的雙轉子驅動電機,通過該雙轉子驅動電機的左、右轉子輸出動力,經過左、右行星減速裝置,再分別通過半軸傳遞到左、右輪轂制動器總成,進而分別帶動車輛左、右輪轂旋轉,實現車輛的直駛和轉向工況。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消除現有純電動車驅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散熱性好、成本低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是雙轉子驅動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雙轉子驅動電機的俯視圖;
圖6是C形支架裝置的主視圖;
圖7是C形支架裝置的俯視圖。
其中:
1、雙轉子驅動電機,2、左行星減速裝置,3、右行星減速裝置,4、嚙合分離機構,5、左輪轂制動器總成,6、右輪轂制動器總成,7、半軸,8、左C形支架裝置,9、右C形支架裝置,10、V型推力桿座,11、推力桿座,12、制動氣室,13、制動調整臂,14、減震器安裝支架,15、囊安裝板,16、U形支架,17、制動氣室安裝支架,18、凸輪軸安裝支架,101、定子,102、左轉子,103、右轉子,104、電纜,105、右輸出軸,106、右嚙合齒輪,107、嚙合套,108、左輸出軸,109、左嚙合齒輪,110、左輸出軸軸套,111、撥叉,112、轉動擺臂,113、分離軸,114、左冷卻水道,115、右冷卻水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853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