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懸臂式液下泵用口環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84781.0 | 申請日: | 2015-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5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季裕成;季錕;朱連軍;馬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飛翔泵業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18 | 分類號: | F04D29/18;F04D29/40;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專利事務所 32219 | 代理人: | 陸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臂 式液下泵用口環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工業用泵,尤其涉及到一種懸臂式液下泵用口環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普通液下泵的泵體與葉輪之間相對應位置,分別裝配有泵體口環和葉輪口環,作為易損件保護泵體和葉輪,避免泵體和葉輪直接徑向接觸磨損。同時安裝上述口環,可以減小泵體與葉輪之間間隙,有助于減少液下泵工作時的泄流量,提高液下泵的工作效率。但是對于懸臂液下泵,由于其懸臂軸下端無任何支撐,工作時泵軸受到很大徑向作用力,如果泵體口環與葉輪口環之間設計距離太小,盡管可以將泄流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但容易引起泵體劇烈震動,產生很強噪聲,因泵體口環與葉輪口環短時間內磨損,影響懸臂液下泵使用壽命;如果將上述口環之間間距加大,對延長泵的使用壽命有一定效果,但會導致流體泄流量增大,直接降低了泵的工作效率。因此對于現有懸臂液下泵設計來說,只能在保證泵的使用壽命前提,保持其具有一定的流體泄流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懸臂式液下泵用口環機構,包括泵體、泵體外圓、葉輪、葉輪外圓、泵蓋、泵軸,泵軸左端通過螺母固定有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輪外圓通過若干個彈簧柱塞固定有葉輪口環;所述的泵體外圓通過若干個彈簧柱塞固定有泵體口環;所述的泵蓋與葉輪之間設置有泵蓋口環。
進一步的,所述的葉輪口環與泵體口環外端面均設置有排渣孔。
進一步的,所述的葉輪口環與泵體口環之間存在間隙。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有效的避免了因泵體口環與葉輪口環之間間距的不合理造成的泵體劇烈震動,從而延長了泵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泵體,101、泵體外圓,2、葉輪,201、葉輪外圓,3、泵蓋口環,4、泵蓋,5、螺母,6、泵軸,7、葉輪口環,8、彈簧柱塞,9、排渣孔,10、泵體口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一種懸臂式液下泵用口環機構,包括泵體1、泵體外圓101、葉輪2、葉輪外圓201、泵蓋4、泵軸6,泵軸左端通過螺母5固定有葉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輪外圓201通過若干個彈簧柱塞8固定有葉輪口環7;所述的泵體外圓101通過若干個彈簧柱塞8固定有泵體口環10;所述的泵蓋4與葉輪2之間設置有泵蓋口環3;所述的葉輪口環7與泵體口環10外端面均設置有排渣孔9;所述的葉輪口環7與泵體口環10之間存在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葉輪口環7與泵體口環10之間的間隙通過彈簧柱塞8控制調整,避免了泵體口環10與葉輪口環7之間設計距離太小,引起泵體劇烈震動,產生很強噪聲,同時有效的防止了泵體口環10與葉輪口環7之間間距加大,導致流體泄流量增大,直接降低了泵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飛翔泵業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飛翔泵業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847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錐形彈性套的筆
- 下一篇:一種加工耐沖擊的鋁木復合型材仿木部分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