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83851.0 | 申請日: | 2015-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194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效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2/24 | 分類號: | A61L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吹灌封 一體機 自動化 滅菌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屬于制藥、醫療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吹灌封一體機中,每次開機時都要進行整體系統的清洗滅菌,才可以進行工作。然而傳統的吹灌封一體機中大多使用的是外置的滅菌杯裝置,或者擺桿式的滅菌杯裝置。外置的滅菌杯裝置在開始滅菌時需要人為手動安裝,對于設備的污染性相當大,與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不符。擺桿式的滅菌杯裝置由于運動軌跡為圓弧形,所以對于空間需求較大,結構繁瑣;且擺桿式的滅菌杯裝置使用壽命短,長時間使用之后位置精度會相對下降,在精度要求很高的滅菌狀況下,一旦位置精度下降會對灌針造成很大的損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結構簡單,占據空間小,使用壽命長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滅菌杯本體,驅動部件連接滅菌杯本體,安裝桿一端連接滅菌杯本體,安裝桿另一端連接灌裝機架。
優選地,所述驅動部件為氣缸。
優選地,吹灌封一體機上設有合模工位及取料工位,所述滅菌杯本體設于所述合模工位、取料工位與所述灌裝機架之間的間隙內。
工作時,驅動部件沿著安裝桿做直線運動;設定驅動部件的行程,使其一個行程走完后,滅菌杯本體正好到達與待滅菌的灌裝頭相對應的位置;當滅菌完畢后,驅動部件帶著滅菌杯本體縮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結構簡單,運動軌跡占用空間小,使用壽命長,長時間的使用后位置精度也有保證,大大的減少了污染的風險,提高了整體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一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俯視圖和側視圖,所述的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自動化滅菌杯結構包括一個和灌針相對應的有多個腔體的滅菌杯本體4,以及相關的驅動部件3,滅菌杯本體4通過安裝桿2連接灌裝機架1。安裝桿2起到支撐整個組件以及提供導軌作用。本實施例中驅動部件3采用氣缸。
工作時,氣缸開始工作沿著安裝桿2的運動軌跡直線運動,當氣缸行程走完后,滅菌杯本體4到達灌針的下方,由于氣缸行程一定,所以對于滅菌杯本體4與灌裝頭5的相對位置度有很好的保證。當滅菌完畢后,氣缸帶著滅菌杯本體4縮回。
利用合模工位、取料工位與灌裝機架1之間的間隙來安裝滅菌杯本體,不影響其他工位工作,還可以自動回歸儲存位置,不影響合模和取料工位的運作;同時合模工位在環境分區中為B級區,相對污染小,也就是滅菌杯本體的位置也為B級區,對于滅菌杯本體自身的清潔度也有相當的保證。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只需要1個直線式的運動軌跡,相比于傳統擺桿式的滅菌杯裝置節省了一個擺桿的結構,也節省了安裝空間。且由于是直推式結構,對于徑向的安裝尺寸的要求降低,減少了設計難度以及安裝難度。對于氣缸行程的精確選用也可以使滅菌杯本體的位置精度大大提升,不會像擺動式的滅菌杯裝置由于時間過長而導致錯位等情況。相較于傳統人工控制的結構,在能保證灌針和滅菌杯本體的相對位置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也能夠杜絕人對于滅菌杯的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838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