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等離子射頻消融穿刺套管針組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83780.4 | 申請日: | 2015-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313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倪家驤;葛明;何亮亮;唐元章;楊立強;武百山;竇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倪家驤 |
| 主分類號: | A61B18/18 | 分類號: | A61B18/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離子 射頻 消融 穿刺 套管 組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等離子射頻消融穿刺套管針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外周神經痛是指除中樞神經以外的神經節、神經干、神經叢和神經末梢等部位的疼痛,臨床多見三叉神經痛、蝶腭神經痛、枕大神經痛、胸神經痛、臂叢神經痛、尺神經痛、橈神經痛、正中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股神經痛等。
目前,外周神經射頻熱凝術已成功用于外周神經痛患者,且療效較好。
射頻熱凝術是通過特定射頻熱凝穿刺針精確輸出超高頻無線電波,使靶神經組織產生局部高溫,起到熱凝固毀損神經的作用,但其熱凝溫度可高達90-100°,具有損傷鄰近神經組織的醫療風險。
射頻熱凝穿刺針針尖具有5mm裸端,確保其熱凝毀損范圍深達5mm的同時,可能對鄰近神經組織造成潛在損傷。
低溫等離子射頻技術是以100~120kHz超低頻率射頻能量激發介質(NaCl)產生等離子體,靠射頻技術產生的能量打斷分子鍵,將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直接裂解成O2,CO2,N2等氣體,實現對神經組織的消融毀損。
低溫等離子射頻技術與射頻熱凝技術相比,工作溫度在40-70°之間,且熱損傷范圍小。研究表明,距離低溫等離子刀頭1mm之外的溫度可下降至20°以下,5mm之外溫度可降低至0°,因此對鄰近神經組織的熱損傷風險極低。
目前,射頻熱凝電極可通過射頻熱凝穿刺針完成外周神經射頻熱凝術。射頻熱凝穿刺針同時具有穿刺和治療作用。在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中,射頻熱凝電極放入穿刺針后,通過感覺神經刺激和運動神經刺激兩種模式確定穿刺針尖端距離靶神經的位置,由于穿刺針針尖的裸端就是工作端,一旦穿刺針針尖位置確定后,即可開啟熱凝模式行外周神經節射頻熱凝術。
但是,在外周神經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中,低溫等離子刀頭不具有穿刺功能,必須先穿刺成功建立工作通道,通過穿刺針內部把等離子刀頭放置靶神經部位,完成手術治療。當工作通道建立好之后,需要進一步把低溫等離子刀頭伸出穿刺針針尖外至少5mm左右,確保低溫等離子刀頭完全暴露于工作通道之外和置于靶神經部位,但是因為低溫等離子刀頭不具有神經電刺激功能,無法通過感覺神經刺激和運動神經刺激模式定位神經位置,造成靶神經定位困難,限制其臨床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具有神經電刺激功能的射頻穿刺針和結合低溫等離子刀頭的工作特點,設計一種等離子射頻消融穿刺套管針組合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方便使用,為外周神經痛患者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建立工作通道提供技術便利。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等離子射頻消融穿刺套管針組合裝置,結構包括外置穿刺套管針和內置射頻穿刺針,所述外置穿刺套管針由針尖、針體和針翼構成,針尖和針體為不銹鋼結構,外部具有特氟龍涂層,有絕緣作用,所述內置射頻穿刺針由針尖、針體、針座和針芯構成,針尖和針體為不銹鋼結構,針尖外部無特氟龍涂層,有導電作用,長度為2mm,針體外部具有特氟龍涂層,有絕緣作用,所述內置射頻穿刺針針尖尖端超出外置穿刺套管針針尖尖端5mm,所述內置射頻穿刺針針座底部與外置穿刺套管針針翼上部緊密接觸,防止內置射頻穿刺針在穿刺過程中與外置穿刺套管針位置松動,所述外置穿刺套管針內徑和內置射頻穿刺針外徑相應,外置穿刺套管針和內置射頻穿刺針是可拆分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倪家驤,未經倪家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837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荷足掌腫瘤裸小鼠放射治療固定裝置
- 下一篇:防止交叉感染的止血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