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669904.3 | 申請日: | 2015-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95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彤;李嶸;楊君;董麗;李會平;王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28 | 分類號: | A61M1/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腹膜 透析 定量 輸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
背景技術
透析療法是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透析療法是救治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療方式,一般可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透析療法中所用的半透膜被稱為透析膜。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作為透析膜的一種透析方式。通過灌入腹腔的透析液與腹膜另一側的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成分進行溶質和水分的交換,清除體內潴留的代謝產物和過多的水分,同時通過透析液補充機體所必需的物質。通過不斷的更新腹透液,達到腎臟替代或支持治療的目的。
在臨床操作中,根據患者的狀況,需要進行透析液的分次注入,而且根據溫度情況,為了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在注入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加熱操作,但是,目前沒有較好的加熱裝置,而且在加熱過程中容易進行反復加熱,影響透析液的藥效。
所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透析液注入,不便于分次輸入,不能進行較好的加熱的問題,本實用新便于醫護人員進行定量輸入的控制,而且減少反復加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包括儲藥壺及儲藥壺上連接的輸液管,所述儲藥壺頂部設置有注入口,底部設置有輸藥口,所述注入口和輸藥口對應處均設有截留塞,所述截留塞通過驅動連桿相連,所述驅動連桿連接儲藥壺外設置的調節裝置,所述儲藥壺外壁上設置有掛設桿,所述掛設桿上掛設有加熱裝置。
所述加熱裝置為包覆型加熱結構。
所述加熱裝置兩開口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的魔術貼。
所述注入口處設置有流量計。
所述輸藥口處設置有密封圈。
所述截留塞為環保硅膠塞。
所述儲藥壺上設置有刻度窗,所述刻度窗上設置有防粘連涂層。
所述掛設桿上設置有掛設孔。
所述加熱裝置在刻度窗處設置有透視窗。
所述加熱裝置在調節裝置處設置有插設缺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進行液體流量測定的儲藥壺,可在輸入藥液時通過儲藥壺計量出所需要的量,并通過截留塞的移動,打開輸藥口,關閉注入口,從而進行量的分配,同時只對儲藥壺中的藥液進行加熱,減少藥液反復加熱,便于醫護人員進行定量輸入的控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于藥液輸入時進行定量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為包覆型加熱結構,使加熱更加均勻,加快加熱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兩開口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的魔術貼,方便拆卸,便于更換清洗。
進一步的,所述注入口處設置有流量計,便于計算儲藥壺中透析液的量,更加精確。
進一步的,所述儲藥壺上設置有刻度窗,所述刻度窗上設置有防粘連涂層,便于肉眼觀察儲藥壺中藥液的量。
進一步的,所述掛設桿上設置有掛設孔,便于掛設加熱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在刻度窗處設置有透視窗,在加熱過程中也不影響藥液計量。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在調節裝置處設置有插設缺口,以實現加熱過程中,進行截留和儲藥。
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藥壺,11、注入口,12、輸藥口,2、驅動連桿,21、調節裝置,22、截留塞,3、掛設桿,4、加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腹膜透析液定量輸入裝置,包括儲藥壺1及儲藥壺1上連接的輸液管,所述儲藥壺1頂部設置有注入口11,底部設置有輸藥口12,所述注入口11和輸藥口12對應處均設有截留塞22,所述截留塞22通過驅動連桿2相連,所述驅動連桿2連接儲藥壺1外設置的調節裝置21,所述儲藥壺1外壁上設置有掛設桿3,如圖2中,所述掛設桿3上掛設有加熱裝置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6699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